在现代生活的浪潮下,非遗的传承面临着诸多挑战。为进一步深化非遗系统性保护,推动其与现代生活深度融合,让古老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嵩明县文化和旅游局和县融媒体中心精心联合策划了“非遗练习生”系列视频。邀请“素人”学习非遗、了解非遗、感悟非遗、弘扬非遗。
今天推出“非遗练习生”第五期:刺绣,看“绣郎”玩转针线活
本期邀请省级非遗传承人高红香老师与练习生小龚携手,带领大家走进这场别开生面的非遗体验之旅。


刺绣,作为一种古老而富有魅力的手工艺,源远流长,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传承与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先秦时期,刺绣不仅是实用技艺,更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追求。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刺绣风格各具特色,从而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刺绣文化,使得这一传统艺术在中华文化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走进高红香工作室,摆放着已经被预定的虎头帽、绣花鞋、大鱼帽等刺绣作品。高红香老师自小便对刺绣产生浓厚兴趣,经过多年的自学与实践,她已经有40余年的手工刺绣经验。她善于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勇于创新,并总结出独特的配色规律,使得每一双绣花鞋都散发着鲜明的个性与时代感。

"男生学绣花?这针脚比我的录音设备还难调试。"当小龚第一次握住绣针时,尽管看似简单,但由于线材的细腻和布料的特性,小龚在穿针时遇到了不少困难。他尝试了好几次,每次都因为角度不对或者力度不够而失败。
"把丝线头放在舌尖抿一下。"
"别盯着针孔看,"
话音未落,小龚突然"咻"地让绣线穿过针孔。
他在高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如何选择合适的刺绣线材和布料,了解不同材料对最后效果的影响。在开始刺绣之前,小龚认真地描绘出图案,这不仅需要扎实的绘画功底,还需要对刺绣艺术的理解。


刺绣阶段最考验心性,从针脚疏密到流畅曲线,都需要耐心细心。不一会儿,绣花鞋完工的那一刻,他看到了自己的付出与成就感在这双鞋上得以体现,激动不已。
小龚表示,学习刺绣不仅让他掌握了一门技艺,更让他的内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刺绣让他学会了专注和耐心。每一次穿针引线,都需要全神贯注,稍有分心,就可能前功尽弃。这种专注让他在面对生活中的其他事情时,也能更加沉下心来,认真对待。
高老师说:“我深知,自己肩负的不仅仅是传授技艺,更是传承文化的重任,要将这历经千年沉淀的技艺,原汁原味地传递给下一代。”


非遗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瑰宝,蕴藏着古老的智慧与匠心的温度。嵩明刺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散发着无限魅力。希望通过“非遗练习生” 系列活动,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关注非遗、参与非遗传承,让这些文化瑰宝在新时代焕发璀璨光彩
如果你也想解锁非遗的秘密,想在非遗体验间遇见非文化的浪漫,记得持续关注“非遗练习生”系列。下一期,我们带你解锁更多藏在民间的文化宝藏!同时我们也诚挚的邀请您参与到我们“非遗练习生”活动。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