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融入思政教育

2025-07-04 16:05:58 阅读量9656 字数1062

中央八项规定如灯塔照亮全面从严治党之路,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而言,更是立德树人征程中校准育人方向的精神坐标。笔者结合丽江地域特色与育人实践,谈谈三点体悟。

深学细悟: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融入思政课

在丽江这片浸润着红色基因的土地上,思政教育需以更鲜活的方式传递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我曾带领学生走访石鼓红军渡口,解读中央八项规定与革命传统的精神传承——当年红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纪律要求。这种“在地化”学习,让学生理解“作风建设关乎党的生命线”的深刻内涵。在教职工政治学习中,要采用“专题解读+案例警示”模式,剖析高校系统学术不端、违规收礼等典型案例,以“身边事”敲响“警示钟”,督促教师严守师德底线。在党课团课中融入“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历史故事、新时代作风建设实践,通过互动研讨,引导青年学生认识作风建设是党性修养的内在要求。

知行合一:在育人实践中书写作风建设答卷

高校作风建设的成效,最终体现在育人质量上。思政教师要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穿教育教学各环节,以“小切口”实现“深融入”。在教学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拒绝形式主义。备课要聚焦学生关切的就业、成长等问题,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价值引领。如分析基层减负案例时,引导学生思考形式主义带来的危害。课堂推行案例教学法,如选取教师严守纪律、服务学生的事迹为素材,让抽象的纪律要求转化为可感知的育人内容。如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上,笔者以“丽江文旅产业中形式主义问题的治理”为案例,展示当地政府精简旅游项目审批流程后的成效,引导学生分析“文山会海”对基层治理的危害。这种“身边事”教学法,让纪律要求从文件走向生活。在奖助学金评定、入党推优中坚持公开透明;针对“办事繁”问题,建立“一站式服务”机制,让师生感受作风转变效能提升的新气象。

身正为范:以师者作风树起育人标杆

“身教胜于言教”,教师作风是最生动的育人教材。思政教育工作者要以更高标准践行中央八项规定,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要严守师德规范,抵制学术不端、违规兼职等行为,在职称评审、科研申报中坚持实事求是,以清正学风带动学生严谨治学。生活中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带头践行“光盘行动”、节约资源,以日常细节传递“勤俭养德”价值观。要主动走近学生,通过谈心谈话、学业帮扶解决学生的困惑,以务实行动诠释育人温度。

作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既要做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解读者”,将其融入三尺讲台,更要做“践行者”,用严实作风在学生心田播撒清正廉洁的种子。

      作者: 张晓萍(丽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扫码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