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畹町桥畔,重温抗战烽火岁月

2025-07-14 10:15:40 阅读量3135 字数1407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位于中缅边境的畹町桥,再次成为人们缅怀历史、铭记先烈的焦点。这座看似普通的界河小桥,在抗战时期肩负着民族救亡的重任,见证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畹町桥。瑞丽市融媒体中心 供图


畹町桥,滇缅公路的咽喉要道,也是抗战时期国际援华物资进入中国的重要通道。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军迅速封锁了中国与国际联通的大部分陆海通道。为打破封锁,滇西20万民众日夜奋战9个月,于1938年8月建成滇缅公路,畹町单孔石拱桥同期建成,畹町口岸便由此产生。从此,畹町桥成为中国与国际联接的唯一陆路交通要道,3200多名南洋华侨机工响应号召,从这里入境,驾驶着满载物资的卡车,穿越枪林弹雨和恶劣环境,将大批援华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抗日前线。


“这里就是滇缅公路国内段的终点。”站在畹町桥畔,瑞丽市委宣传部四级调研员张自达告诉记者:“滇缅公路全长有1,146公里,起点在昆明,终点在缅甸的腊戍,国内段的终点就在畹町。我现在身后的畹町桥也历经了三代的变迁。它是一座抗战名桥,又是一座外交名桥,还是一座商贸名桥。”


张自达说,畹町桥见证了中国远征军出国抗战的悲壮,见证了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抢运物资的赤子之心,还见证了1950年4月29日畹町和平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把五星红旗插上了畹町桥,标志着整个云南解放。


当时的畹町桥除了运输物资,还是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重要通道。1942年3月,为保障滇缅公路畅通,10万远征军踏过畹町桥,奔赴缅甸抗击日军。他们在异国他乡浴血奋战,为保卫祖国的西南边陲做出了巨大牺牲。


“1945年1月20日,畹町桥曾毁于战火,随后,中美工兵又用7天时间联合搭建了这座贝雷式钢架桥,新桥的建成标志着被日军切断的滇缅公路再次连通恢复通车,一直使用到了上世纪90年代。随着中缅两国边贸发展的需要,中缅两国又通过外交换文在旁边修建了另一座提拉式钢梁桥,而后这一座诞生于抗战时期滇西反攻时期的畹町贝雷式钢梁桥就作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起来,不再使用。”张自达说。


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碑。瑞丽市融媒体中心 供图


如今,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但畹町桥依然屹立在畹町河上,诉说着那段难忘的历史。为了纪念抗战胜利,传承抗战精神,2012年,瑞丽市在畹町桥附近修建了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馆和纪念碑。纪念馆内陈列着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和图片,生动地展现了南侨机工和远征军的英勇事迹。纪念碑上,镌刻着3200多名南侨机工的名字,他们的功绩,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时至今日,畹町桥一边见证着历史,一边见证着中缅往来的发展。


“解放以后,畹町作为国家一类口岸在中缅两国的友好交往中发挥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1956年12月15日,正在缅甸访问的周恩来总理陪同缅甸总理吴巴瑞从缅甸九谷经畹町桥步行入境,共同参加在云南芒市举行的中缅边民大联欢,创造了和平外交的典范,到了上世纪80年代,随着国家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这座桥又成为中缅商贸的重要桥梁,很多商贸物资就通过畹町桥运往缅甸,缅甸的农副产品运往中国。创造了‘中国边贸看云南,云南边贸看畹町的辉煌历史’。”张自达介绍。


在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重温畹町桥的历史,不仅是对先烈们的缅怀和致敬,更是对我们当代人的鞭策和激励。我们要铭记历史,珍惜和平,传承和弘扬抗战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fd96cb5a6861daa48be3277fbf912a9d.gif

来源/“云南政协报”微信公众号

责编/和真羽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扫码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