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30日19时50分,强对流天气引发的暴雨突袭玉龙县鲁甸乡鲁甸村,讯上一组、甸心二组、甸心三组因河道河水骤涨,沿河道路、房屋、农田瞬间被吞噬,92户346人受灾,据不完全统计,经济损失达3630.43万元。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害,在玉龙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县直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鲁甸乡上下同心,用行动诠释了担当与希望。

灾害来临前,鲁甸乡党委政府始终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铭记于心。接到气象预警后,立即启动应急响应,乡村两级干部全员出动,逐户排查隐患。他们踏着泥泞、冒着风雨,敲开每一户沿河村民的家门,耐心劝说并协助转移。短短数小时内,30户81名群众全部被安全转移至临时安置点。临时安置点内,饮用水、食物、棉被等物资一应俱全,工作人员24小时值守,确保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用温暖驱散了山洪灾害带来的寒意。正是这提前一步的转移,让山洪灾害实现了人员“零伤亡”。

灾后第一时间,县委、县政府相关领导及时作出安排部署,第一时间派出分管副县长带队指导抢险救灾、灾民安置和灾后重建工作,乡党委政府迅速组建工作专班。挖机轰鸣着清理河道淤泥与道路障碍,工作组分片包户摸排灾情、登记损失。针对境内受损企业,专班组上门对接帮扶政策,协助制定恢复重建方案;对受损的桥梁、河堤,施工队伍进场开展抢修,力争早日恢复交通与防洪能力。从清淤排障到物资调配,从灾情统计到重建规划,每一项工作都紧锣密鼓地进行,为恢复生产生活按下“快进键”。

在党委政府的引导下,鲁甸乡群众自发投入到重建工作中。村民们扛着铁锹清理庭院淤泥,尽管玉米地被冲、重楼田被毁,但大家都没有消沉。“房子塌了能再盖,地毁了能再种,有政府帮着,咱们自己再加把劲,肯定能挺过去!”一位村民的话,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这份坚韧与信心,成为重建家园最坚实的基石。目前,鲁甸乡的清淤、道路抢修抢通工作仍在继续,临时安置点内生活稳定有序。
通讯员/姚必峰 和华星
责编/和真羽
二审/李 桥
终审/和红军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出品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