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区:打造世界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古城样板

2025-08-15 11:45:45 阅读量5866 字数2323



2023年12月,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省生态环境厅命名了古城区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古城区是云南省丽江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有“高原姑苏”之称,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世界记忆遗产纳西东巴文化、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以及被中外学者称为“音乐活化石”的纳西古乐。近年来,古城区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通过“传承、保护、发展、共建”,探索出一条“弘扬文化、守古护绿、点绿成金、共建共享”的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将纳西人民世代守护的“绿水青山”转化为“幸福靠山”。


传承生态文化 守护世界遗产


丽江古城(供图)


纳西族人民自古就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东巴生态文化观,东巴文是世界上唯一仍在使用的象形文字,它是纳西族祖先探究人与自然如何共命运、同呼吸并以利益观为价值导向沉淀下来的文化,丽江古城内建有多座“三眼井”,“上池饮用、中塘洗菜、下流漂衣”充分体现节约用水及水资源保护理念。《云南省纳西族东巴文化保护条例》从立法层面保护纳西族东巴文化,古城收录的东巴古籍文献是云南省唯一的“世界记忆遗产”。2006年出台《丽江古城保护条例》,在全国率先对古城古镇类世界文化遗产进行立法保护,实现保护管理与发展利用共赢,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产业共同发展的丽江古城保护管理经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丽江模式”。出版了中小学生课外读物《纳西族生态智慧故事》,该书收录了纳西族传统生态民间故事和东巴经典故事68篇。建立原生态东巴文化保护区、东巴文化传承基地、东巴传承学校等,全区有非遗项目286项,代表性传承人168人,国家级非遗项目数量全省最多。建成“丽江古城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系统”,其中包含智慧环保项目,通过物联网设备重点对丽江古城内水环境、酒吧音乐音量等进行动态监管,实现实时查看、入侵报警、执法监管取证等智慧治理,丽江古城智慧小镇建设成为云南省典范。


厚植绿色底色 提升生态颜值


近日,村民在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里务工。 (丽江融媒记者 和宝魁 摄)


始终将“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贯穿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全力推行“美丽河湖”建设,落实金沙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捕,建设金沙江古城段智能监管平台,加强漾弓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100%。加强餐饮油烟治理监管,监督辖区内建筑工地严格按照“六个百分之百”落实抑尘措施,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多年保持在100%,名列全国地级市前列,“丽江蓝”成为古城区一张靓丽的名片。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严格落实国土空间规划管控,全面启用智慧森林系统,实施森林抚育、退化林修复、有害生物防治,区林草局荣获“全国绿化先进集体”称号,创建森林乡村9个,建成云南古城省级森林公园,林草覆盖率达61.76%。


坚持产城融合  发展绿色经济


坚持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引领,按照“文旅引领、三产融合、绿色发展”的思路,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全力打造“旅游+”品牌,举办“非遗文化周”“古城春晚”等系列活动。实施“微景点”三年行动计划,着力打造束河西山、开南贵峰、七河漾弓江最美乡愁带。经初步测算,2024年全区接待游客4780.02万人次,同比9.87%;旅游总花费980.04亿元,同比0.92%。2025年1—5月,古城区接待游客2041.36万人次,同比2.13%,旅游总花费302.09亿元,同比7.79%。成功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典型案例。实施“一乡一产”工程,支持乡镇、街道主导产业发展,有序推进丽江草莓浆果、丽江鲜花港等项目建设,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被列为5个省级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创新示范园之一。大力发展清洁载能产业,建成全省首座加氢站积极推动七河 3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开工建设。建成生活垃圾填埋处理、渗滤液处理、建筑垃圾处理、粪便处置、餐厨废弃物处置、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医疗废物处置“7大中心”,引入建筑垃圾再生、布草洗涤中心等项目,全力打造国家级静脉产业园。2024年古城区生产总值完成235.3亿元,增长1.3%。先后荣获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云南省科学发展十强县、云南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等称号。


7月31日,“舌尖跳动,百千风味,特色美食任你尝”滇味美食畅享秀活动在丽江古城玉河走廊举行。(丽江融媒记者  李琳 摄)


共建花园城市  打造和美古城


高品质打造国际花园城市,深入实施“青山映城、田园绕城、花景满城、文化塑城”四大行动,构建多维空间的立体化景观体系,初步打造出“一街一景、一园一特色”,古城区花园城市建设被列为全省“绿美城镇”三个试点之一。实施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鼓励群众积极参与绿美社区试点建设,义尚、新义社区被评为省级绿美社区。发动1.2万居民户参与建设,评选优秀绿色庭院居民户104户,认定“园林式居住小区”37家、“园林式单位”9个,挂牌古树名木790棵,开南街道入选省级绿美乡镇。扎实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增加至12个。试点发放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美丽庭院奖补礼包”,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普济村成为全省人居环境提升示范点,农村人居环境三年整治行动在省级考核中获得二类县第一名,2022年荣获全省巩固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暨国家卫生城市达标考核优秀区,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生态宜居成为古城区的代名词。


供稿/丽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责编/李映芳

二审/李   桥

终审/杨国钧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出品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扫码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