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人中了!丽江医生支招科学避“毒”

2025-08-21 17:31:35 阅读量18472 字数830



案例警示:误食野生菌,男子出现肾损伤

近日,市民杨某食用野生菌后,很快出现腹泻、呕吐、发烧、全身乏力酸痛等症状,且伴随严重脱水,紧急前往丽江市人民医院就诊。经检查,杨某因野生菌中毒引发严重酸中毒,肌酐最高达200多,已造成肾功能损伤。所幸送医及时,经4天治疗后指标逐渐恢复正常。



医生提醒:6月至9月中毒高发,游客占比高


雨季来临,丽江山林间野生菌进入生长旺季,“捡菌子”成为市民和游客采摘体验的热门项目。但野生菌美味背后暗藏中毒风险,当前正值中毒高发期。


丽江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们忙碌的身影(丽江融媒记者 秦文静 摄)


丽江市人民医院医生为市民及游客提供专业避“毒”建议。丽江市人民医院急诊内科主治医师和志成说:“每年6月至9月是野生菌中毒接诊高峰,目前单日最高接诊30余例。患者多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常伴严重脱水,进而出现头晕、乏力,部分患者感染症状较重。就诊者中游客占比高,多因不熟悉当地菌类误食。”


有毒野生菌辨别要点


导致野生菌中毒的原因多样,包括野生菌本身有毒、被污染,或制作过程操作不当。医生给出有毒野生菌的核心辨别要点:


看外形:颜色通常较鲜艳,部分菌盖上会有“小疙瘩”状凸起,或带有菌帽、菌环等特殊结构;


闻气味:可能散发臭味、刺激性气味等异常味道。


安全食用“三步走”


1.选购/采摘:选“熟悉款”。尽量选择当地人常吃、无中毒记录的野生菌,不采摘、不购买外形陌生的野生菌。


2. 制作:先煮再烹饪。烹饪前,将野生菌放入水中煮3-5分钟,捞出用清水洗净后再进行后续制作,可大幅降低毒性。


3. 中毒急救:先补水催吐,再送医。

野生菌中毒主要表现为胃肠炎型,潜伏期10分钟至6小时,通常2小时内出现恶心、剧烈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若出现不适,早期可大量饮用温水或淡盐水,同时进行催吐;症状严重时,需立即拨打120就医。


一起再来学习

有毒野生菌基本常识

和云南常见的有毒野生菌 





记者/秦文静

责编/王君霞

二审/和众学
终审/郭俊燕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出品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扫码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