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我用听诊器听一下。”8月21日,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院长刘锦纷教授一句温暖的问诊,有效缓解了患儿家属们紧张的情绪。这一刻,眼前这位被患儿母亲刘静期盼了两个多月的专家,成为治疗女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希望之光”。
刘静的小女儿。(丽江融媒记者 杨四娟 摄)
“孩子两个月大时,因支气管炎检查查出先心病,且间隔缺损很大。”刘静红着眼眶回忆说。此前一家人辗转云南省内多家医院,得到的答复均是“需要做开胸手术,但当地难以开展……”,在她近乎绝望时,今年5月,上海“银龄医师”高伟教授率领团队到宁蒗县开展先心病筛查。“8月有专家团队来丽江做手术,到时候带孩子来。”一席话让这个濒临崩溃的家庭重燃了希望。
刘锦纷教授为患儿听诊。(丽江融媒记者 杨四娟 摄)
作为丽江首例体外循环支持下微创小儿开胸先天性心脏病修补术,该例手术存在较高难度。据丽江市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陈宗宁介绍,因患儿病情重、解剖结构特殊,此前多家医院均建议转至高级别医院,但其家庭无力承担,请刘锦纷教授进行了远程评估,最终敲定了手术方案,随后便带着团队赶到丽江。
8月21日,在近3个小时的等待后,当刘锦纷教授团队宣布“手术顺利完成”那一刻,刘静的眼泪夺眶而出。“这几个月没睡过一个安稳觉,多亏上海专家和市医院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细心解释、耐心陪伴,孩子才不用奔波,在家门口就完成了这么难的手术!”
“去年,我在丽江建了‘银发专家’工作站,虽然退休了,但帮这里的孩子治病,我责无旁贷。”刘锦纷教授坦言,“这类手术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已属常规,作为国家心血管重点专科,医院每年完成近4000例心脏手术,但这次我们格外重视,一来心脏手术是‘团队战’,外科、麻醉、体外循环、监护缺一不可;二来这是丽江首例,必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确保孩子平稳度过手术关。”
刘锦纷教授团队和丽江市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陈宗宁对患儿进行术前查房。(丽江融媒记者 杨四娟 摄)
这样的“沪滇接力救心”,在丽江并非个例。据丽江市人民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将继续深化沪滇医疗协作,首先,拓展帮扶专家范围,依托沪滇合作“银发专家”项目,邀请更多上海多领域专家驻丽指导,构建长效帮扶机制;其次,延伸疾病治疗领域,以先心病治疗为突破口,推动其他重症疾病诊疗能力提升,全方位增强丽江区域医疗服务水平;最后加强人员交流学习,既定期邀请上海专家来丽带教,也选派丽江医务人员赴沪进修,引进先进技术与教学模式开展专项培训。
刘锦纷教授团队为患儿进行体外循环支持下微创小儿开胸先天性心脏病修补术。(丽江融媒记者 秦文静 摄)
“我们计划持续派专家驻点,也会接收丽江医生来上海学习。最终目标是在丽江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让当地先心病患儿不用再‘跨越山海’求医,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和上海一样的优质医疗服务。”刘锦纷教授说。
据了解,目前,小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后已转入ICU接受术后治疗。
记者/杨四娟
责编/和真羽
二审/和众学
终审/张卫国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出品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