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视点 | 景美民富产业兴,小凉山用实干书写发展新答卷

2025-08-27 19:12:20 阅读量2837 字数1809

党的十八大以来,宁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从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经济总量实现大幅跃升,到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乡村美丽蝶变。宁蒗这十年巨变的实践深刻印证:宁蒗取得的发展变化,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

今年3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调研丽江,激励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奋发进取、真抓实干。宁蒗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锚定“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开创宁蒗发展新局面”的目标,将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转化为具体行动,一幅产业兴、生态美、民族团结、百姓安康的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产业振兴是宁蒗破局的关键。宁蒗县明确“三大产业不换赛道、久久为功”的思路,在特色化、链条化、品牌化上深耕细作。


位于宁蒗县大兴街道开元桥的马铃薯产业园。(供图)


田间地头,20万亩马铃薯种薯更新换代工程有序推进,10万亩荞麦基地、2万亩高原红米田铺展绿色画卷;车间厂房里,苹果智能分拣线让优质果实现“溢价”销售,次果经深加工变为果干、果酒,马铃薯淀粉加工项目构建起“组培苗—种植—加工”全链条。通过“三品一标”认证提速,到2026年将新增15个绿色农产品品牌,“宁蒗味道”正香飘更远。


宁蒗县新营盘乡牛窝子村村民捧着村里的“致富果”。(供图)



泸沽湖5A级景区创建如火如荼,“控湖转坝”让湖面生态与坝区发展相得益彰;联动永宁、红桥、宁利三大高原坝区以及红桥的吉意、永宁的瓦拉壁、拉伯的油米等10个文旅特色村寨全域旅游发展的格局正在形成;火把节、转山节等传统民族节日,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体验浓郁的民族风情;高原马拉松、山地自行车赛等体育赛事,为文旅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此外,麦酥饼、普米药香等农副土特产品,以及彝族漆器、摩梭纺织等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系列工艺品,不仅满足了游客的味蕾,也让本地的民族文化实现了“可带走”,成为传播宁蒗文化的重要载体。而随着“旅居云南”品牌的持续打响,越来越多的游客被吸引到宁蒗,游客“流量”正逐步转化为“留量”,文旅产业的综合效益日益凸显。


游客在泸沽湖乘坐猪槽船观光游玩,当地村民靠划船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供图)



依托30万千瓦水能、优质风能及年均2298小时的光照资源,宁蒗县加快构建“风光水储”一体化格局。电网升级、充电桩布局同步推进,清洁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为宁蒗县的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力,也照亮了乡村振兴的前行道路,助力宁蒗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宁蒗县牦牛坪风电场。(供图)



生态是宁蒗的生命线。作为国家生态安全重点县,宁蒗将1.4亿元生态转移支付资金用在实处:泸沽湖智能化监测网络实时守护Ⅰ类水质,山水林田湖草沙“五长共治”让森林覆盖率稳定在73.45%,污染防治攻坚战确保空气、水源、土壤100%达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实践,让生态优势正转化为发展胜势。

永宁坝(供图)



宁蒗县境内有彝族、汉族、纳西族(摩梭人)等11个世居民族,民族文化丰富多彩。一直以来,宁蒗县始终把民族团结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植于广大干部群众心中。不断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机制,持续巩固提升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成果。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六个一”改革,推动治理触角向基层末梢延伸,不断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全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泸沽湖畔摩梭儿女围圈打跳。(供图)



宁蒗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加大民生领域资金投入力度,确保民生支出逐年递增、惠民实事只增不减。教育“宁海模式”持续深化,紧密型医共体让群众在家门口看好病,县乡村三级养老网络织密民生保障网,“和谐安宁、繁荣发展”的和美图景温暖人心。


宁蒗县城(供图)


“小凉山”深处,马铃薯花与苹果花交替绽放;泸沽湖畔,民宿里的欢声笑语与湖面波光辉映。宁蒗各族儿女正以“行动是最好的宣言书”的信念,把总书记的嘱托刻在心上、落在实处,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上,书写属于宁蒗的精彩答卷。



采写:丽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闵志龙 廖俊宏 宁蒗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正宁 朱晓龙

美编:李耀瑭

责编:雷凤姣

校对:李 桥

二审:王 鹏
终审:罗坪江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扫码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