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7日,金沙江畔的陡峭山坡上,一架无人机吊运着百斤石榴飞越200多米深谷,将传统人力运输10分钟的路程缩短至1分钟以内。

无人机吊运软籽石榴。(丽江融媒记者 赵丽军 摄)
8月末的玉龙县鸣音镇东联村,金沙江干热河谷的山坡上,一排排石榴树硕果累累。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丰收季,无人机的呼啸声取代了人工背运的喘息声,科技的加持让这个传统果园焕发出新的生机。

飞手在作业。(丽江融媒记者 赵丽军 摄)
传统运输,制约产业发展
东联村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山坡陡峭,道路狭窄崎岖。受地形限制,多年来,果农只能依靠肩挑背扛的方式运送软籽石榴。
“以往,要靠大量的人力从地里背上来。”玉龙县阿辉热带农业种植有限公司负责人朱国保坦言,在背的过程中,因江边气温较高,坡度较陡,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传统运输方式不仅效率低、人力成本高,还因频繁的挤压碰撞导致果实损耗严重,影响销售品质。这些问题长期制约着东联村软籽石榴产业的发展。
无人机应用,采收效率飞跃提升
今年,无人机技术的引入改变了这一局面。在东联村的软籽石榴种植基地,工人们采摘下果实后,只需装入背篓中,无人机便能将其吊运至运输车旁。

工人们忙着采摘软籽石榴。(丽江融媒记者 赵丽军 摄)
据飞手朱玉泉介绍,每次可运输软籽石榴100斤。200米的距离,来回一趟不超过1分钟。如果是人工背运,一趟需要10分钟。”

无人机吊运软籽石榴。(丽江融媒记者 赵丽军 摄)
无人机作业一天能吊运9吨以上软籽石榴,其运输全程平稳高效,大幅降低了运输成本与损耗,还显著减少了安全隐患。
经济账本,科技赋能效益凸显
对于无人机带来的经济效益,朱国保算了一笔账:“今年我们租用无人机吊运石榴,减少了人力,节省了经济成本,提升了效率。我有50亩石榴,每亩收入约5000元,总产值约25万元。”

工人卸下软籽石榴。(丽江融媒记者 赵丽军 摄)
收购商肖建武也深有体会:“果园山地坡度大,以前工人背运下山容易摔跤。现在无人机吊运既增加了安全性,又减少了果实损伤。”
科技进步让这个金沙江畔的村庄看到了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智慧农业正在这片陡坡上开出更加丰硕的果实。

工人在分拣软籽石榴。(丽江融媒记者 赵丽军 摄)
测土配方,科技种植提质增效
科技应用不仅体现在运输环节,还贯穿于整个种植过程。据丽江市土壤肥料工作站站长李正强介绍,2022年开始,农技部门将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技术应用于东联村软籽石榴种植。
通过试验示范、科技培训,目前,东联村软籽石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李正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助力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新鲜采摘的软籽石榴。(丽江融媒记者 赵丽军 摄)
特色产业,金沙江畔的致富果
据玉龙县鸣音镇东联村党支部书记朱继洪介绍,当地软籽石榴平均亩产达3.8吨,种植好的可达4吨。

石榴挂满枝头。(丽江融媒记者 赵丽军 摄)
软籽石榴已成为金沙江沿岸地区的特色优势产业。今年,全市软籽石榴种植面积达63026亩,预计产量超过14万吨。
无人机吊运、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技术……这些科技手段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更让金沙江畔的陡坡荒地变成了致富的“金山银山”。
记者/赵丽军
责编/和真羽
二审/和众学
终审/和继贤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