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级联动筑牢安全防线 鲁地拉镇成功处置“8·24”泥石流灾害

2025-09-05 18:04:41 阅读量2688 字数989


8月24日8时05分左右,永胜县鲁地拉镇闷龙河阿拉坪小组发生泥石流灾害,造成通村及入户道路中断,部分农户房屋、农作物受损。得益于精准预警、快速响应和高效避险,此次灾害未造成人员伤亡,39户166名群众提前安全转移,县、镇、村、组四级联动的应急处置模式成为成功应对灾害的关键。


8月24日8时05分左右,永胜县鲁地拉镇闷龙河阿拉坪小组发生泥石流灾害。(供图)


险情最早由监测员发现。8月24日2时51分,阿拉坪小组地质灾害监测员谷正平巡查时,发现后山有零星石块、泥浆及干枯树枝滑落,存在泥石流灾害风险,随即上报险情。鲁地拉镇党委、政府接报后,立即组织人员赴现场研判,判定灾害风险较大,遂迅速组织32户138人紧急转移。6时05分,镇、村干部再次排查风险区域,又转移7户28人。


阿拉坪小组通村及入户道路中断。(供图)


回溯整个处置过程,多环节的精准施策为成功避险奠定基础。早在8月23日20时,丽江市气象局便发布了12小时强降水落区和暴雨IV级预警。随后,市气象局、应急局、自然资源局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Ⅱ级预警,并将“1262”精细化预报专题服务推送至永胜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以下简称“永胜县防办”)。永胜县防办收到预报预警后,迅速叫应各乡镇人民政府切实做好强降雨期间的巡查监测。鲁地拉镇结合累计降雨量和风险隐患情况,划定风险区域,要求村干部、监测员加大巡查力度,为早期预警争取了时间。


挖掘机在泥石流灾害现场清淤。(供图)


灾害应对中,“1262”机制的落地见效尤为关键。从预警信息传递到风险区域划定,从监测员巡查上报到镇、村干部逐户转移,各环节无缝衔接。群众转移后,政府第一时间启动安置保障,调配帐篷、食品、药品等应急物资,利用学校、村委会设立临时安置点,确保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临时住处、有医疗保障”,同时做好卫生防疫和心理疏导。


镇、村干部和群众一起清理临时通道。(供图)


灾后恢复工作同样高效。党委、政府与村组协同发力,投入800余人次、30台应急机械装备开展清淤疏浚,排查并消除隐患点26个,设置安全警示标识4处,有效防范了次生灾害。


搭建完成的临时安置点。(供图)


此次成功处置案例证明:完善的预警响应机制、压实的工作责任、科学的研判决策和高效的基层执行力,是应对山洪泥石流灾害的有力保障。


fd96cb5a6861daa48be3277fbf912a9d.gif

记者/皮秀清

责编/和真羽

二审/和众学

终审/张卫国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出品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扫码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