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展厅 “巡逻” 的日子:探寻笔墨光影里的家国故事

2025-09-08 15:14:45 阅读量7196 字数1480


我是古城区文化馆的 “在编” 猫咪—— 阿橘。自 “铭记历史 珍爱和平 开创未来” 主题书画摄影展开幕以来,馆里热闹非凡,展厅内每天都回荡着参观者的脚步声。作为 “守展人”,我每日在展厅 “巡逻”,探寻那些让人们驻足良久的作品背后的魔力。


古城区文化馆的 “在编” 猫咪 —— 阿橘。(丽江融媒记者 段玉菊 摄)


清晨开馆前,我已在展厅悠悠闲逛数圈,随后趴在和震奇先生的粉彩画《军心依旧》前打盹。据工作人员介绍,此次展出的许多展品都描绘了红二方面军北上抗日途经丽江的场景,而《军心依旧》正是 “巡展” 的第一站。


画中,一位老战士身着军装,胸前佩戴着多枚勋章,那是荣誉与功绩的象征。他抬手敬礼,神情庄重,似在向曾经的战友、向那段峥嵘的抗战岁月致敬。我用猫爪蹭着雕花门边,仿佛能感受到那些勋章所承载的荣光与重量,以及老兵心中对家国的赤诚热爱。


近日,市民在观看“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主题书画摄影展。(丽江融媒记者  段玉菊 摄)


一位观展老人手指轻轻抚过画面中敬礼的手,轻声感慨:“和平来之不易啊。” 老人的声音带着颤音,我悄悄绕到他脚边,抬头看到了那我曾在许多观展人脸上见过的神情,这些神情如同馆员布展时擦拭展品般的专注与敬重。


当展厅里的脚步声逐渐增多,我踱步到罗杰的国画《翻山越岭》前蜷缩。画中,巍峨山峦连绵,山间云雾缭绕,一支队伍正艰难行进,战士们或骑马,或徒步,队伍中飘扬的红旗鲜艳夺目,成为画面中极具精神象征的亮色。不少参观者或拿出手机拍照,或默默站在画前,想象着那蜿蜒陡峭的山路和行军的艰辛,体悟着当下和平生活的不易。


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拉着妈妈的手仰头问:“妈妈,他们要去哪里呀?” 妈妈指着画里的战士说:“他们要去打坏人,保护我们的家。就像现在的消防员叔叔、警察叔叔一样,为了大家的幸福生活努力。”


近日,游客在观看“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主题书画摄影展。(丽江融媒记者  段玉菊 摄)


临近正午,阳光斜照在李阳先生的素描《不忘初心》上,我跳到旁边的长椅上,眯眼打量这幅作品。画中,粗大冰冷的铁链纵横交错,红军战士们或匍匐,或攀爬其上,背景里湍急的河流波涛汹涌,让参观者深切感受到那段历史的惊心动魄。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在特殊的历史节点,古城区文化馆的这场主题书画摄影展,不仅成为广大市民和游客感悟红色记忆、传承奋斗精神的 “精神驿站”,也成为丽江串联历史与当下的文化地标。


每当看到参观者驻足画前时眼中的敬意、聆听孩童追问历史时的好奇,我便觉得自己这只 “守展猫” 的日常,多了份守护记忆的意义。


每日闭馆后,展厅成为我与这些作品独处的天地。月光透过雕花门窗,洒在《军心依旧》的勋章上、《翻山越岭》的红旗旁、《不忘初心》的铁链间,仿佛为这些承载家国情怀的笔墨镀上一层名叫“缅怀”的光晕,让每一幅作品背后的故事更显厚重。我蜷在展品下,仿佛能与画中战士 “对话”,听他们诉说烽火岁月里的坚守,感受这些光影如何将历史的温度传递给每一位寻访者。


此次书画摄影展将持续至9月15日。这些作品如同 “时光宝盒”,蕴藏着先辈浴血的赤诚、岁月沉淀的智慧以及面向未来的希望。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守在展厅,用自己的 “猫式巡逻”,陪伴每一位参观者在笔墨间读懂历史、在光影中感悟家国。若你也想来赴这场与历史的约会,说不定能在某个展架旁,撞见我这只正打盹 “值班” 的橘猫呢。


fd96cb5a6861daa48be3277fbf912a9d.gif

记者/段玉菊

责编/和润黄

二审/和众学

终审/郭俊燕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出品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扫码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