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丽江9月18日消息(记者 赵贝贝)清晨,玉龙雪山的第一缕曙光掠过皑皑雪峰,而丽江古城也渐渐迎来了熙攘的人流。在这里,智慧化的服务已悄然融入每一处细节:游客轻刷二维码快速入园,实时导览伴随指尖轻触娓娓道来,人流数据在指挥大屏上无声流淌……这一切便捷体验的背后,正是玉龙雪山景区与丽江古城以网络安全为基石所构建的智慧旅游新生态。两大景区不仅在智慧服务、数据管理和应急响应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更将网络安全视为数字化建设的生命线,让游客在享受科技便利的同时,也感受到全方位的安心保障。
玉龙雪山景区(央广网记者 赵贝贝 摄)
智慧建设与安全同步,筑牢数字底座
玉龙雪山管委会信息中心主任蔡云亮介绍,近年来,景区投入7500万元推进智慧化建设,构建了覆盖全山的百公里环网光纤网络,并参照国家B级标准建成数据中心,支撑40余个业务系统稳定运行。值得一提的是,在推进基础设施智慧升级的同时,景区同步构筑起多层次的安全防护体系,“构建了覆盖网络、主机、应用、数据等多层面的安全防护体系,实现了从外部入侵防御到内部风险管控的全方位保障。”蔡云亮说道。 在技术层面,景区部署了下一代防火墙、应用防火墙、数据库审计与防护等多种设施,并建设备份数据中心,确保关键业务持续可用。景区所有关键系统均严格遵循国家法律法规,持续开展定级、备案与等级测评,“全面满足网络安全等级保护2.0的技术要求”,筑牢智慧系统的运行基础。
玉龙雪山景区数据中心(央广网记者 赵贝贝 摄)
同样将网络安全置于核心位置的,还有世界文化遗产地——丽江古城。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四级调研员张业兵告诉记者,面对更为复杂的保护与开发平衡难题,古城创新实施了“1+1+N”工程,逐步构建综合管理、智慧服务、智慧旅游、智慧创新四大体系。在智慧小镇的建设过程中,丽江古城通过部署等保一体机、搭建态势感知平台,建立起一套全天候、全方位的安全防护体系,全面保障了古城数字化运营的稳健与安全。
数据驱动与安全护航,提升游客体验
实现“智慧”离不开数据的高效流转与安全管控。在玉龙雪山景区智慧调度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实时跳动着客源预测、游客分布、车辆调度等关键数据,为管理决策提供有力支撑。这些数据在传输、存储与使用环节均实施了严格的加密与权限管控,确保信息安全无虞。景区创新推行“1+N”模式智慧运营管理系统,不仅实现票务、资金、数据的闭环管理,更通过权限分离与操作审计,保障业务数据在全生命周期内处于安全状态。
丽江古城综合指挥中心(央广网记者 赵贝贝 摄)
丽江古城也借助智慧平台实现人流分析、智能导览和应急调度等多重功能。城内设置的12块电子屏实时更新景区人流量与承载量,这些敏感数据均在严密的安全策略下进行处理与展示,既优化了游客体验,也筑牢了数据安全防线。
长效保障与创新实践,树立行业标杆
技术防护固然关键,但制度与人才才是网络安全可持续的根基。蔡云亮表示,玉龙雪山景区不仅注重硬件投入,还参与编制云南省地方标准《智慧旅游景区建设规范》,为行业提供建设指南。此外,景区定期还开展网络安全自查、攻防演练及风险评估,并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实现智慧旅游建设与安全运营的双轨并行。
玉龙雪山景区智慧调度指挥中心大屏上滚动的实时数据(央广网记者 赵贝贝 摄)
丽江古城则构建了7×24小时值班备勤机制,系统编制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并常态化开展应急演练,确保一旦发生安全事件,能第一时间响应处置,为游客提供持续可靠的安全环境。
两大景区的创新实践表明,智慧旅游建设必须坚持安全与发展并重。只有将网络安全贯穿于规划、建设、运营的全过程,才能实现科技赋能与安全护航的有机统一。在数字化浪潮中,网络安全已成为智慧景区建设的生命线。
来源:央广网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