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丽江】 全生命周期骨骼健康管理——构筑一生坚实的骨骼

2025-10-20 09:35:44 阅读量2296 字数959


每年10月20日被定为“世界骨质疏松日”,今年我国的主题为“健康体重 强骨健身”。本期节目,我们特邀古城区人民医院脊柱与运动医学科主治医生和吉新,和大家聊聊每天都在使用,却常常被我们忽略的——骨骼健康。


10月20日,古城区人民医院脊柱与运动医学科主治医生和吉新,做客FM97.7丽江旅游交通广播。(丽江融媒记者  梁国宏 摄)


▼点击收听节目音频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公共健康问题。人无骨不立,骨骼支撑着我们的身体,但它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不断地在构建、塑形与重建,随年龄悄然变化。基于不同年龄阶段的骨骼生长发育和代谢特点,采取一系列连续、系统、个性化的综合干预措施,以优化峰值骨量、维持骨量、预防骨量流失和骨质疏松,最终降低骨折风险,保障终身骨骼健康与活动能力,这是一种健康管理理念。


骨质疏松等损害骨骼健康的疾病已经越来越成为不容忽视的公共健康问题。(供图)


因此,骨骼健康管理也需因“龄”而异,通过连续、系统且个性化的综合干预,才能优化骨量峰值、减缓骨流失、预防骨质疏松,最终降低骨折风险,守护我们一生的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0—18岁年龄段(此时骨骼处于骨量上升期,骨形成大于骨吸收,骨量持续增长)

“奠基石”,注意膳食营养、加强运动,为达到理想的峰值骨量进行储备,使骨骼健康不输在起跑线上。

18—40岁年龄段(人生骨骼生长发育顶峰期,骨量维持在骨峰值)

“筑基础”,勤运动,多晒太阳,做好骨骼健康维护,努力提高骨量峰值。

40—65岁年龄段(骨量开始丢失,尤其女性绝经后迅速出现骨量丢失,骨折风险随之增加)

“早筛查”,认识和重视骨质疏松症,每年检查骨密度,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65岁以上年龄段(骨质疏松高峰期,易出现脆性骨折,致死致残率显著增高)

“保底线”,加强力量和平衡能力练习,预防跌倒和跌倒带来的骨折危害。


古城区人民医院脊柱与运动医学科医生在研讨病例。(供图)


骨骼健康并非一蹴而就,也绝非一劳永逸。它是一项始于生命之初、贯穿一生、需要持续投入的“系统工程”。让我们记住:强健的骨骼,不仅意味着我们能挺拔站立、自由行走,更关乎着我们生活的质量与尊严。


- END -

编辑/梁国宏

责编/杨四见

终审/张卫国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出品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扫码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