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风易俗 破除陈规陋习|宁蒗县跑马坪村:“五治融合”赋能移风易俗,村规民约绘就文明新篇

2025-09-29 23:45:00 阅读量15188 字数1449

在丽江市宁蒗县跑马坪乡跑马坪村,一场以“五治融合”为引擎的移风易俗变革正蓬勃展开。通过党建引领、协商议事、法治保障等多元路径,该村不仅修订出“接地气、入人心”的村规民约,更以进村入户的“零距离”宣传让文明新风浸润彝家村落,交出了一份基层治理的“文明答卷”。


一、党建“红色引擎”领航,移风易俗方向更明


跑马坪村把党建引领作为移风易俗的“定盘星”,由村“两委”、党员代表组建“移风易俗先锋队”,构建“党员带头+群众跟进”的宣传矩阵。


先锋队既在党员活动室开展专题宣讲,更深入彝族院落、田间地头,用“彝汉双语+案例算账”的鲜活形式,向群众算清“移风易俗家庭减负账、乡风文明长远账”。



党员干部带头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主动走进亲戚朋友家宣讲“简办婚丧”的实惠,让党的旗帜在基层治理一线高高飘扬,凝聚起“干部先动、群众心动”的思想共识。




二、协商议事“汇智聚力”,村规民约活力更足


   “大家的事大家议,定下的规矩大家守。”宁蒗县政协以“传承彝俗启新程,优化村规树新风”为主题,在跑马坪村组织院坝协商议事会。



村干部、政协委员、村民代表围坐红凳,就“婚丧简办标准、环境卫生管护、邻里矛盾调解”等议题热烈磋商;村民结合生活实际提出“彩礼不超10万元、不送花、订蛋糕,婚丧事酒席不超20桌”等“金点子”,这些建议全部纳入村规民约修订,让村规民约既契合彝家村情“合情”,又遵循法治公序“合理”,成为村民自治的“指南针”。


三、“五治融合”立体保障,文明治理成效更实


跑马坪村紧扣“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融合要求,推动移风易俗从“表层推动”向“深层扎根”迈进:

(一)德治润心:从“要我改”到“我要改”

将彝家“尊老爱幼、邻里互助”的传统美德与现代文明理念深度融合:通过进村入户宣讲、“道德讲堂”“文明家庭”评选,把移风易俗道理转化为群众听得懂的“家常话”;针对彝族群众“重礼仪”的特点,宣讲队用“办一场简婚省下的钱能供孩子读三年书”的实例,引导群众从“比排场”转向“比内涵”,让道德力量在潜移默化中浸润民心。



(二)自治提效:从“行政推动”到“群众做主”


推选村内德高望重的长者、党员代表,组建“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让村民成为移风易俗的“主人翁”。“红白理事会”全程指导婚丧事宜、“道德评议会”每月开展“村风评议”,对守规家庭张贴“文明之星”红榜,对铺张浪费行为及时劝诫,实现“我的规矩我遵守”。



(三)法治兜底:从“软约束”到“硬保障”


联合乡司法所、派出所开展法治宣讲,明确村规民约的约束性与权威性,引导村民在法律框架内践行文明新风,为移风易俗筑牢“法治防线”。引导村民在法律框架内践行文明新风,为移风易俗筑牢“法治防线”。


四、入户宣传“零距离”,文明新风渗透更深


跑马坪村组建“双语宣传队”,把村规民约变成彝语顺口溜、快板,让文明新风“声入人心”:宣传队深入彝族村寨院坝、农户家中,确保政策宣传“不落一户、不少一人”;针对独居老人、外出务工家庭等重点群体,开展“一对一”上门解读;雨季时冒雨入户,讲解移风易俗的同时同步宣传防汛知识,实现“一访多宣”,让文明理念在服务中自然传递。




五、未来展望:让村规民约成为“日常遵循”


下一步,跑马坪村将通过“积分制”(守规可兑换生活用品)、“红黑榜”(公示文明与不文明行为)等载体,让村规民约从“纸上条文”变为群众“日常遵循”;同时深化“党建+五治”模式,以移风易俗为切口全面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绘就“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彝家新图景。


来源:“此时跑马”微信公众号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扫码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