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间谍实施渗透策反活动,常以“情真意切”的伪善面目出现,施以情感攻势与物质诱惑,逐步引诱我国相关人员步入陷阱。热心面具的背后,藏的却是套取机密、毁掉人生的毒计。


留学生被策反当间谍
留学生郝某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因赴某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前往该国大使馆办理签证。不久后,一位名为T的使馆官员以“签证审核”为由主动接触郝某,热情表示愿意提供签证帮助,想和郝某交个朋友,随后通过请客吃饭、赠送礼品、提供兼职等方式与郝某逐步拉近关系。
T任期结束前,又将同事L介绍给郝某,双方继续保持密切交往。郝某留学期满前,L亮明间谍情报机构工作人员身份,将郝某策反。回国后,郝某按对方要求,想方设法应聘进入我中央某部直属研究所,成为重点涉密单位的正式员工。在研究所工作期间,郝某多次与外国间谍人员秘密接头,提供情报并收取间谍经费。经鉴定,郝某向境外间谍情报机构提供的情报涉及机密级国家秘密5项、秘密级国家秘密2项。最终,郝某因犯间谍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伪装成“亲密恋人”
某大学机械专业学生小Z,所学专业涉及国防科工机密信息,因学习成绩优异被派往台湾地区某大学交流学习。在一次聚会上,小Z结识了一名自称“学姐”的女子。“学姐”对小Z十分体贴关怀,令他心生感动。
不久,两人一起旅行,对方不断询问小Z亲戚中是否有公务员、能否接触政府文件,表示文件可卖钱,还主动向小Z“表白”。小Z交流学习结束前,“学姐”以关心学业为由要求他以后及时分享所学成果。此后,小Z通过电子邮件和微信向对方发送涉密重点实验室照片、实验数据等信息。
经查,“学姐”实际上是境外间谍情报机构人员,以“爱”之名控制小Z并套取情报。小Z未能逃出圈套,先后提供涉及国防科工情报近百份,收取报酬4.5万元,最终受到法律严惩。
国家安全机关提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危害国家安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者情报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对国家和人民危害特别严重、情节特别恶劣的,可以判处死刑。

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和其他境外机构实施或指使、资助他人实施危害中国国家安全的活动
境内外机构、组织、个人与间谍组织相勾结实施危害中国国家安全的活动
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任务
参加间谍组织
窃取、刺探、收买或者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者情报
策动、引诱、收买国家工作人员叛变
为敌人指示攻击目标
进行其他间谍活动
留学生
高校师生
军事发烧友
军工企业、国防科研单位人员
年轻网友等
据国家安全机关统计,以上人员容易被境外间谍机构策反,可能会被利用。
发现间谍怎么办?
拨打举报电话:12339
举报网站:www.12339.gov.cn
公民举报间谍行为,起到重要作用的,将给予重金奖励。
来源/央视网
责编/李映芳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