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优化综治中心运行模式

2025-11-03 14:38:55 阅读量3638 字数2494



· 云南省丽江市委政法委员会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是整合社会治理资源、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的重要工作平台。近年来,云南省丽江市委政法委以理顺“三对关系”为基础、以建强“三级体系”为支撑、以破解“三大难题”为目标,将综治中心打造成矛盾化解“终点站”、平安建设“主阵地”、群众服务“暖心站”,推动基层治理效能全面跃升。


一、理顺“三对关系”,明晰综治中心运行核心逻辑


  综治中心不是“包办一切”的全能机构,而是整合资源、联动各方的枢纽平台。我们通过厘清权责边界、突出实战导向、强化保障支撑,推动综治中心在法治框架内高效运转。


  厘清“统与分”,当统筹者而非包揽者。明确综治中心“统筹协调、督促落实”的定位,构建“中心搭台、部门唱戏”的治理格局。市级综治中心制定《丽江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工作机制运行指引(试行)》,建立“发现受理、分析研判、分流交办、依法办理、重点管控、动态管理、闭环督导”7项机制,明确法院、检察、公安、司法行政、信访等20余个部门的入驻职责,推动“谁主管谁负责”与“管行业必须管稳定”深度融合。各部门立足专业履职,如公安机关通过“丽江公安主防平台”全量推送矛盾纠纷,法院设立“速裁法庭”推进诉调对接,司法行政部门建强“一家人”调解队伍,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链条。例如,我们统筹文旅、司法、民俗领域专家力量,打造古城区束河街道“马锅头”调解室,高效化解涉旅纠纷,让游客“遇事不跑远、说理有地方”。


  把握“战与建”,以实战需求倒推建设标准。我们始终坚持“以战领建、以建促战”,不搞“挂牌装修”表面文章。市、县两级明确由综治中心主任直接对接矛盾化解、风险防控等任务;乡镇(街道)综治中心推行“坐班服务+主动排查”模式,专职调解员每日驻守接待,网格员开展常态巡逻。今年以来,全市综治中心矛盾化解率同比提升10.26%;万人刑事发案率同比下降3.5%,命案发案数降至历史新低。


  对接“综治中心”与“联动保障中心”,实现前端“实战”后端“支撑”。为破解综治中心决策落地难、执行缺力量的问题,我们设立市、县两级平安建设联动保障中心,与综治中心构成“决策—执行”闭环。联动保障中心设立综合保障、指挥调度等内设机构,负责矛盾信息受理、风险调度处置、信息化支撑等实战化执行任务,确保相关指令快速落地、高效响应。


  二、建强“三级体系”,筑牢综治中心实体化根基


  按照“市级统筹、县级主力、乡镇实战”思路,我们推动市、县、乡三级综治中心从“有场所、有人员”向“有机制、有实效”跨越,构建起全域覆盖的治理网络。


  做优市级“统筹中枢”,下好“全市一盘棋”。市级综治中心突出“顶层设计、跨域协调”职能,建立“一月一场专题会、半月一次工作例会、分批次清单推进”机制,统筹解决规范化建设中的人员编制、部门联动等难题。组建专业队伍,实行“挂县联片”机制,每支队伍对接1个县(区),统筹解决跨区域、跨部门的重大矛盾纠纷。


  做强县级“执行主力”,打造“一站式”解纷平台。县级综治中心整合信访接待、矛盾调处、公共法律服务等职能,实现群众“只进一扇门、事情一站办”。目前,全市5个县(区)综治中心均完成场所规范化改造,法院、检察、公安、司法行政、信访等部门专职常驻,住建、卫健、文旅等行业部门“随叫随驻”,矛盾纠纷化解处置效率大幅提升。


  做实乡级“实战前沿”,打通“最后一公里”。乡镇(街道)综治中心聚焦“矛盾早化解、风险早处置”,依托司法所、派出所建设实体化阵地,根据人口规模和社会治安状况,差异化配备平安法治办专职人员,并整合辖区相关机构力量,强化实体运行。打造双语调解室、特色品牌调解室,实现群众诉求“就近受理、现场处置”。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白沙镇综治中心通过“文江调解室+法律专家+乡贤”多元组合,成功化解了一起建房合同纠纷,让停工的农家院得以复工。


  三、破解“三大难题”,推动综治中心实起来、强起来


  针对个别综治中心运行过程中“没活干、没人干、不会干”的痛点,我们坚持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推动综治中心真正动起来、实起来、强起来。


  推动矛盾“全量进中心”,破解“没活干”。制定《丽江市关于推动矛盾纠纷全量进综治中心的任务举措》,通过“主动排查+部门推送+群众引导”三措并举,实现矛盾纠纷“应进尽进”。一方面,组建由公安干警带队的排查队伍,积极排查辖区住户,今年以来累计入户79.31万家(次),排查矛盾纠纷1.05万件。另一方面,打通部门数据壁垒,公安、法院、信访系统的数据全量推送至“云综治”信息系统,截至今年9月,共录入纠纷19059件,办结率达89.96%。同时通过张贴宣传海报、村(社区)广播、新媒体推广等方式,广泛宣传“有矛盾找综治中心”,让群众遇到问题首先想到去综治中心解决。
  

建强“专业化队伍”,破解“没人干”。从编制保障、激励赋能等方面入手,解决综治中心“人手不足、专业不强”难题。增加市、县两级专职人员配备,乡镇(街道)按人口规模配齐专职人员;整合政法攻坚队、人民调解组织、行政调解组织、行业性调解组织等力量,组建“一家人”调解队伍,由综治中心统一调度派单;制定《丽江市网格员“以奖代补”实施办法》,及时发放网格员上报风险隐患奖补资金,选树“金牌网格员”3207名,让基层队伍“干有动力、学有榜样”。


  强化“机制+培训”双保障,破解“不会干”。通过“规范流程+实战培训”,让工作人员懂业务、会操作。一方面,制定综治中心“七项机制”操作培训手册,明确各环节责任主体和时限要求。另一方面,开展岗前培训、定期轮训,市、县两级综治中心会同司法行政、法院等部门,聚焦征地拆迁、旅游纠纷等重点领域,通过案例教学提升调解能力,打造一支“懂法律、懂政策、懂民情”的专业队伍。


  从金沙江畔到玉龙雪山脚下,丽江综治中心正以规范化建设的“硬举措”,书写基层治理的“大文章”。下一步,丽江市将不断优化综治中心运行模式,推动综治中心成为平安丽江法治丽江建设的坚固基石,为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稳定屏障。


fd96cb5a6861daa48be3277fbf912a9d.gif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调研

责编/王君霞

二审/和众学

终审/张卫国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出品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扫码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