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协委员龚学敏走进玉龙县开展采风调研

2025-11-11 19:23:56 阅读量4568 字数1269


为深入挖掘滇西北乡村的文化底蕴与发展活力,助力乡村振兴与文学创作深度融合,11月8日至10日,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龚学敏走进玉龙县,开启为期三天的“中国作家驻村计划”走访采风活动。期间,龚学敏先后深入石鼓镇、鲁甸乡、龙蟠乡、宝山乡等地,用脚步丈量乡土,用笔墨记录变迁,在山水人文间汲取创作灵感。


11月8日,采风活动正式启程,龚学敏先抵达长江第一湾畔的石鼓镇,在红军长征过丽江纪念馆详细聆听红军巧渡金沙江的历史往事,深入了解当地红色文化保护传承与研学旅游发展情况。红色基因与古镇风情的交融,让他不时驻足记录,感慨石鼓镇“以红为魂”的发展底色。


在石鼓镇,龚学敏聆听工作人员讲解当地红色文化。(丽江融媒记者 戴汝杰 摄)


在鲁甸乡,龚学敏与中药材种植户深入交流,询问重楼、木香等特色中药材的种植技术、市场行情与产业链建设,实地感受“云药之乡”以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随后,他走进鲁甸乡新主村东巴学校,与东巴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促膝长谈,探寻东巴文这一“活着的古老文字”的传承密码,感受纳西文化的深厚魅力。


在鲁甸乡的中药材地里,龚学敏与种植户深入交流。(丽江融媒记者 戴汝杰 摄)


11月9日,龚学敏一行前往龙蟠乡,聚焦三股水、虎跳峡等景区,了解当地文旅基础设施建设、业态创新与民族风情融合发展情况,对龙蟠乡“以景为媒、以文兴旅”的发展路径给予肯定。当地民间艺人还现场献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白沙细乐》演奏与原汁原味的民族歌舞表演,悠扬古朴的乐曲、灵动欢快的舞姿,让龚学敏沉浸式感受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龙蟠乡三股水景区,龚学敏聆听当地民间艺人演奏《白沙细乐》。(丽江融媒记者 戴汝杰 摄)


11月10日,龚学敏将脚步停留宝山乡,走进村民家中,探访古村落遗址,与当地群众、村干部、文化传承人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宝山乡的历史沿革、民族文化传承、旅游资源禀赋与乡村建设成效。从石头城的古朴建筑到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从田间地头的生产劳作到村民的生活变迁,都成为他采风记录的重点,字里行间满是对乡土中国的深情与关注。


在村民家里,龚学敏与当地群众座谈交流。(丽江融媒记者 戴汝杰 摄)


三天采风行程紧凑而充实,从红色文化到生态产业,从非遗传承到文旅融合,龚学敏的足迹遍布玉龙县的山水乡村。“纳西民歌里有一句歌词,‘玉龙雪山高,我们收获的稻谷码得比玉龙雪山还更高’。这是纳西族人民对未来生活的一种向往,我相信玉龙县群众的日子会过得越来越好。”龚学敏表示,玉龙县不仅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更有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与蓬勃向上的发展活力,这些鲜活的素材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滋养。此次驻村采风,既是一次文化探寻之旅,更是一次精神洗礼,未来将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融入文学作品,用笔墨讲好乡村振兴故事,让更多人了解滇西北的独特魅力。


据悉,“中国作家驻村计划”旨在搭建文学与乡村的沟通桥梁,通过作家深入基层采风调研,挖掘乡村文化价值,助力乡村文化建设与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学力量。


fd96cb5a6861daa48be3277fbf912a9d.gif

记者/戴汝杰

责编/李映芳

二审/李 桥

终审/和丽星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出品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扫码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