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坪县荣将镇中心校在2025课本剧大赛中带来的法治课本剧《法律阳光照校园》围绕包拯穿越到现代,与女法官共同审理赵小强案件的情节展开。

排练《法律阳光照校园》课本剧。(供图)
赵小强因父母离婚、缺乏关爱,通过欺凌同学(向同学要钱、恐吓殴打)的方式寻求关注,其行为涉及校园欺凌。剧中还涉及赵小强父亲的家庭暴力问题,以及他因家庭环境缺失而产生的孤独感。过程中,包拯和女法官普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等法律知识,解释了离婚、校园欺凌防控、家庭教育责任等法律概念,最终赵小强认识错误,承诺改过,剧本最后以校园普法歌曲结尾。


排练《法律阳光照校园》课本剧。(供图)
该课本剧在创作思路上,围绕“阳光”的象征意义与“校园法律场景”的融合展开。
首先,将法律比作“阳光”,体现法律对校园师生的保护作用,如阳光驱散黑暗般,法律能遏制校园欺凌、侵权等行为,让校园充满安全感;其次,法律知识如阳光普照校园每个角落,覆盖所有学生、教师和校园场景,强调普法的全面性。同时,也象征法律对学生成长的滋养,如同阳光促进植物生长,法律意识的培养能助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校园法律场景的具象化,聚焦学生日常,如同学间的财物纠纷(赵小强逼小明交钱)、校园欺凌、网络谣言、知识产权(学生创作被抄袭)等场景,用法律“阳光”剖析这些行为的合法性。

指导教师排练《法律阳光照校园》课本剧。(供图)
创作形式的多元融合,借鉴剧本中包拯穿越的创意,可引入更多古今法律观念的碰撞,如古代律法与现代法律的对比,凸显法治进步,让“阳光”的时代感更鲜明;结合歌曲、快板、手势舞(如普法歌曲)、情景剧等形式,让法律知识以“阳光般活泼”的方式传递,增强学生的接受度。

指导教师排练《法律阳光照校园》课本剧。(供图)
以校园生活为载体,通过古今司法场景的融合,普及法律知识(尤其是未成年人保护、校园欺凌防治、家庭教育等方面的法律),引导学生树立法治意识,深知法律既是约束也是保护;同时强调家庭、学校、社会在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和健康成长中的协同作用,营造知法、懂法、守法的校园环境,让法治守护学生成长。

华坪荣将中心校。(供图)
华坪县荣将镇中心校牢固树立“安全第一,德育为首,素质教育为中心,特色发展为主线,‘五育并举’”的办学理念,以“塑德高业精爱生善教的创新教师,育明理诚信健康乐学的文明学生”为办学目标,坚持“依法治校、以德立校、质量强校、教研兴校、创建‘七和谐’、责任‘六不让’”的办学思想,进一步以“明德惟志、格物惟勤”为校训,“和谐、文明、进取、博爱”为校风,《芒果山下好少年》为校歌,“爱生、善教、严谨、创新”为校风,“乐学、善思、合作、探究”为学风。



编辑/徐蕾
责编/杨四见
终审/张卫国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出品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