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媳 贤妻 良母,丽江这个女人谱写了一曲当代女性孝老爱亲之歌

2019-06-13 16:00:21 阅读量147833 字数1984

博大母爱扛起家庭重担

——第一届云南省文明家庭阿鲁子落家庭

  

阿鲁子落,彝族,1969年4月12日出生,是宁蒗县跑马坪乡沙力坪村委会上阿鲁村村民,以种地为生。她为人诚实,心地善良、乐善好施,生活上对家人无微不至。她把自己的爱心奉献给了家人,也奉献给了社会。多年来,她用瘦弱的肩膀承受着生命之重、生活之痛,以拳拳的孝心、宽厚的善心、伟大的爱心、坚毅的恒心,谱写了一曲当代女性孝老爱亲的奉献之歌、真爱之歌,生命之歌。



夫君结发的好妻子

二十年前,她和大多数彝家姑娘一样,通过惯有的“娃娃亲”和丈夫罗务三组成了这个家,夫妻恩爱,相敬如宾。作为一名普通的农村家庭妇女,肩负着家庭的重担。她用自己的爱来营造一个良好和谐的家,把家庭的关系处理得协调有序,不愧为贤妻良母。丈夫罗务三,1973年10月14日出生,为人忠厚老实,为了维持家庭生计积劳成疾,患有严重性肾炎和胃炎,需长期调养,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只能天天呆在家里以中药调理,一来二去十多年过去了,喝成了 “药罐子”病却不见好转。如此一来,劳作和繁重的家庭全由妻子一人来负担,这么多年来她扮演着多重角色,既是慈爱的母亲,又是孩子们做人的良师益友;既是公婆的贴心保姆,又是家庭的顶梁柱。她毫无怨言,每天忙得像上紧了弦的发条,无论多累她都咬牙坚持着,因为她的心中有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一定要孝顺父母、体贴丈夫、培养好孩子、照顾好哥哥家的遗孤。在生活中,她勤劳简朴,省吃俭用,不乱花一分钱,家里的一切开支都精打细算,每次有好吃的,她都留给公公婆婆、丈夫和孩子们。


公婆眼中的好儿媳

对待公婆除了孝顺还是孝顺,敬如父母。公公阿鲁体伙2000年以后身体欠佳,病卧在床,使本来就不宽裕的家庭雪上加霜,为了给老人医病花去了家里的全部积蓄,还欠下了许多债务,但是她始终不放弃,一面悉心照顾老人,一面四处求医,只要有一线希望都要去尝试,但老人的病日趋严重,于2002年年底离开人世。


近十年来,婆婆阿鲁尔青年老体弱,又患有重度腰椎压缩性骨折,全身瘫痪,动弹不得,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每天的喂饭、服药、清理大小便、擦身、洗脸、洗脚等等全靠阿鲁子落照料。为了减轻婆婆的病痛,安慰老人坚强生活下去,经常陪伴在老人身边聊天,背着老人到田间地里呼吸新鲜空气,与邻里聊天、晒太阳……自婆婆生病以来,她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邻居看在眼里,怜在心里,没有一个不夸奖她的。面对别人的称赞,她总是淡淡地说:“我只是在尽儿媳、妻子、母亲的责任”。后来,婆婆病情日益加重,于2012年11月病逝,留下的只剩儿媳思念的泪水和滴血的孝心。



孩子心中的好妈妈

世上有一种爱,最无私,向你倾尽所有;最伟大,你的一生都要从这里开始;最高尚,对你的付出从来不需要回报;最纯洁,都是那么的自然、真诚,不会掺入半点瑕疵,这就是母爱。多少年风风雨雨、辛酸苦辣她默默走过,多少年甘心奉献无闻付出她从不问收获。甘心付出、母爱胜天。阿鲁子落对自已的孩子和哥哥家的遗孤都不计得失、不求回报,可以牺牲自已的一切,乃至生命。


哥哥阿鲁吉哈正当壮年时候因突发性疾病,不幸于2002年撒手人寰,嫂子也远嫁他乡,孩子只能暂时由公公婆婆照顾,但两位老人年事过高,体弱多病,自己的生活都不能自理需依靠儿媳,更谈不上照顾孙女。阿鲁子落面对如此境况,无比悲痛,她觉得孩子不能没有母爱,就把侄女当成自己的女儿,跟着自己的孩子一起学习生活,她省吃俭用,竭力供养三个孩子读书,平时对侄女关爱倍至。她经常这样对邻里说:“哪怕我自己的两个孩子辍了学,也不能让孤儿侄女没书读。”在侄女的心里,阿鲁子落俨然就是她的亲生母亲!她对孩子们的教育非常严格,毫不放松,因为她坚信一句话:“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她没有文化,吃过很多亏,所以她希望孩子们一定要学业有成,每当孩子们跟她聊起学校里的事时,她总是乐呵呵的,饱经沧桑的脸上溢满了难以言表的喜悦,她总是鼓励孩子努力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孩子们养成了勤奋学习的好习惯。孩子们也常常用最好的学习成绩来报答她对他们的爱。


就这样,阿鲁子落以她母爱的坚强情怀,克服了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诠释了母爱的伟大。


乡邻和睦的好榜样

在村里,她和睦乡邻、乐于奉献。在生活中她热心、善良,邻居有困难积极帮助解决,还会主动调解四邻矛盾,使街坊邻居关系融洽、和谐共处,只要是能帮上忙的她都不推辞。整个上阿鲁村知道她的人都说:她是孝媳、是贤妻、是良母。她在用自己的言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阿鲁子落她就像一棵大树,在炎炎夏日里为每一个路过树下的人默默送去了一片又一片绿荫,面对别人的称赞,她总是腼腆一笑说:“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呀”。最简单的话语,表达出的却是最崇高的品质。阿鲁子落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着一个孝顺的儿媳、一个伟大的母亲、一个贤惠的妻子和一位优秀的女性最无私的奉献,在她身上我们也看到了中华民族最传统的美德。

(发稿编辑:本台报道)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扫码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