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老君山黎光村村寨银行与生态保护联动项目启动,通过内生式发展的项目理念,使当地村民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的主体,寻找合适于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现在5年过去了,这个项目在村组干部的大力支持和村民的积极参与下,取得了良好的阶段成果和关键性的突破,实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家住玉龙县黎明乡黎光村河上村小组的村民熊春是村寨银行的第一批出资者,也是第一批借贷者,一家四口主要以种植重楼、魔芋、青梅、花椒和烤烟为主。2015年,当他得知村里有一个村寨银行的计划时,他和村里的邻居们每户便出资500元存到村寨银行里,黎光村河上村小组的第一批借贷资金也就有了。
熊春告诉我们,依托村寨银行不仅能够暂时解决家里资金负担重这一问题,而且还会经常为村民进行技能培训,更重要的是每家每户因村寨银行都开始自发的学会保护生态环境了。
其实,“村寨银行”是一个集经济周转、社会互助与环境保护功能于一体的社区互助、共管系统。主要以“党支部+中心+村集体经济+村寨银行+农户”的模式来运行,以村党总支部为引领、中心带动,村民每户出资1000元,丽江健康与环境研究中心按1:1配比方式出资组成初始资金,每一轮分三批次进行借贷,每一批每户借贷6000元,1年后连本带息还款,并由下一批次的进行借贷,以此方式进行滚动借贷。
据了解,项目运行至今,黎明乡黎光村一共已建立12个小组村寨银行,村寨银行总资金达到46.5万元,共有272户加入并受益,还款率为100%,村民将村寨银行的借贷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例达50%以上。作为一个植根于社区需求的金融互助体系,三年一轮的循环借贷方式也逐渐为村民理解和接受。
在生态保护方面,截止2019年,全村一共建立了12个村民小组自然保护地,保护森林面积为11.57万亩。通过这种以社区为重点,以村民为治理主体,内生式社区发展的项目服务理念,促进了当地的环境、社会、经济、文化成为一个健康发展、相互协调的有机整体,从而化解了该区域“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冲突,实现“在保护中受益,在收益中保护”的良性循环。村民也逐渐习惯了公共规则,慢慢从关心自己的钱延伸至关心社区的路、社区的山、以及社区将来的整体发展。
2018年,黎光村成功加入联合国环境署下设的社区保护地全球注册系统(简称 ICCA 注册系统),并举行了国内首次由当地居民为主体的社区保护地同行评审活动,此次以三江并流区域——黎光社区保护地的环境保护案例为评审基础,融汇国内其他社区保护地的经验,再加上各方社区代表和专家的意见,共同生成了一套社区保护地的互评标准,这将为中国和其他国家的社区保护地进入ICCA提供同行评审的标准借鉴。
记者:袁杨
编辑制作:左林珏
编审:李霞、赵文立
(发稿编辑:本台报道)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