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1日,“钻石公主”号邮轮上,一名乘客被确诊感染新冠病毒……邮轮紧急返航,停靠日本横滨港。
突如其来的疫情中断了原本美好的旅行,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700多名旅客和船员,就此命运相连……
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也恰似一艘邮轮。人类是邮轮上的命运共同体,需要大家同舟共济、开放合作、共战疫情。
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制作推出六集大型纪录片《同心战“疫”》,第五集《命运与共》于9月6日播出。
在这条国与国并肩、民与民携手的抗疫之路上,我们命运与共、一往无前!
(点击观看视频)
病毒对人类“无差别攻击”
共同战“疫”骤然打响
2019年12月31日,国家卫健委工作组和专家组抵达武汉。 病毒没有国界,重大传染性疾病是全人类共同的敌人。从1月13日开始,泰国、日本、韩国、新加坡、法国、美国等多个国家,相继向世卫组织报告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疫情在全球加速蔓延。 这是一场骤然打响的共同战“疫”。病毒对人类进行的是“无差别攻击”,不区分国别、地域、种族。今日世界,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相互交织。“命运与共”的精神内涵,比任何时候都更加真切。 当一场百年不遇的重大疫情突然出现时,与世界命运与共,携手抗疫,是中国人民发自内心的坚定选择。 中国抗疫,从磨难中奋起。举国上下艰难战斗之时,许多国家向中国伸出援助之手。其中,蒙古国送来的礼物,颇为特别。 2月27日,蒙古国总统巴特图勒嘎访华,专程表达对中国的慰问和支持。这是疫情发生后首位访华的外国元首。在两国元首的会谈中,习近平主席说,中蒙两个邻国“守望相助、同舟共济”。巴特图勒嘎总统说,蒙古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遭遇感同身受。 患难见真情,互助暖人心。 弗雷德是一名法国人,8年前随爱人来到武汉,在武汉理工大学做法语教师。疫情暴发后,弗雷德选择留了下来,做一名志愿者。 弗雷德说,他是中法交流的受益者。这次疫情暴发后,中法两国互相支持帮助,体现了两国友谊,而他留在武汉做志愿者,也丰富着这份友谊的内涵。 1月27日,盖茨基金会宣布提供500万美元紧急赠款,支持中国抗击疫情。之后又承诺投入最高2.5亿美元赠款,用于支持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其中一部分用于直接帮助中国加速在药物、疫苗及诊断方法研发等方面的工作。 当地时间2月14日,在伊拉克巴格达国际机场,由伊拉克社会各界捐赠给中国的一批医疗物资正在被装上飞机。“伊拉克-中国友好协会”在10天前已向中国紧急发送了约11万只口罩,并发动其会员在巴格达、巴士拉、埃尔比勒等多个城市组织货源。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诗句被印在了日本捐赠给中国的物资上,令人动容,也让中国人民真切地感受到来自邻国的温暖。 2月9日,俄罗斯派出伊尔-76运输机将总重量超过23吨的人道主义物资送达武汉, 中国暴发疫情以后,白俄罗斯、泰国、巴基斯坦、韩国、英国、意大利、阿尔及利亚、埃及以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77个国家和12个国际组织为中国提供了抗疫物资援助。170多个国家领导人和50多个国际、地区组织负责人,向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抗疫斗争致以慰问、表达支持。 一声声加油,一箱箱物资,从世界的四面八方向中国涌来,汇聚成命运与共的暖流,给中国人民以力量。 03 历史一再提醒人类,必须采取强有效的措施,才能尽快控制疫情。 中国的防控与救治举措,起到了积极效果,3月中旬,中国本土新增确诊病例首次出现了“0”。 就在中国人民奋力抗疫、世界人民伸出援手之时,也有极少数西方媒体借疫情污名化中国,美国《华尔街日报》更是直接刊发所谓的“亚洲病夫”文章,字里行间,充满了对中国的偏见与恶意。 这些见不得阳光的声音,理所当然遭到了国际社会的强烈抨击。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 谭德塞:这是一个需要事实而不是恐惧的时刻,是需要科学而不是谣言的时刻,是需要团结而不是污名化的时刻。 世界卫生组织卫生紧急项目负责人 迈克尔·瑞安:病毒没有国界,不区分种族、肤色和财富,2009年(H1N1)流感大流行是始于北美,我们也没把它称作北美流感。 大疫当前,危难之际,彰显了中国担当。 此时的世界,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考验。 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先后有许多国家和地区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学校停课,公共场所关门,娱乐活动取消,体育赛事推迟。世界多地的旅行、交流、贸易,按下暂停键。 实实在在的援助,从中国出发,抵达世界各地。 3月12日抵达罗马的中方医疗专家组,是中国援意的第一支队伍。一起抵达的还有中方捐助的31吨医疗物资,包括ICU病房设备、医疗防护用品、抗病毒药剂、普通健康人血浆和新冠康复者血浆等。 出征意大利的第一批医疗团队主要来自四川。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一支14人的意大利医疗队第一时间赶到绵竹并长期驻扎,挽救了数百名伤者的生命。这份情谊,让很多人至今难忘。意大利的疫情暴发以后,多名四川医疗专家主动请缨援意。 随着时间的推移,意大利的疫情愈演愈烈。3月18日,来自中国的第二批专家组一行13人抵达意大利伦巴第大区首府米兰,这也是意大利疫情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法国也是新冠肺炎疫情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当地时间3月18日,中国援助法国的医疗物资运抵巴黎。在这批物资上,都印有中国艺术家专门设计的印章。印章上,北京天坛和巴黎铁塔相互辉映,“千里同好,坚于金石”,则是对中法两国友谊的形象概括。 中俄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这也反映在两国战“疫”的相互帮助上。 当地时间4月11日,中国政府赴俄罗斯抗疫医疗专家组抵达莫斯科,来到莫斯科新冠肺炎主要收治医院和检测实验室,交流分享经验,提供指导培训;还通过视频连线,向俄罗斯更多的医疗机构介绍新冠肺炎的临床症状、诊断标准、治疗原则。 中非友谊,源远流长。中国向非洲国家派遣援外医疗队已有57年的历史,现在仍有近千名医疗队员长期在非洲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国政府指导各医疗队,积极支持驻在国开展疫情防控,开展各类培训和健康教育活动200多场,培训1万多人。 大约20天之后,还是在日本东京,一名中国女孩走上街头,头戴玩偶头套,向路过的市民分发口罩。她手捧的纸箱上写着“来自武汉的报恩”的日语字样。 关心、支持与感恩,在彼此的给予中相融。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就深藏在两个普通女孩的投桃报李中。 06 有分享之心,便会有分享之策。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开办了一档特别节目《全球疫情会诊室》,多次邀请中外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和专家,通过视频连线方式进行交流,分享中国抗疫经验。 国家卫生健康委建立了国际合作专家库,钟南山院士等专家也多次应邀参加世界卫生组织等机构组织的在线交流活动。 07 全球疫情暴发后,中方设立了20亿元人民币抗疫合作专项基金,先后向1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紧急援助,向27个国家派出29批医疗专家组。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援助时间最集中、涉及范围最广的一次紧急国际人道主义行动。 中国汇编的诊疗和防控方案,已分享给全球180多个国家、10多个国际和地区组织;同1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召开了120余场视频交流会议。 战“疫”之际,中国企业加紧复工复产、达产转产,关键医疗防护物资的产能迅速提高,不仅支撑了中国国内所需,也给全球战“疫”提供了有力支持。3月1日至5月31日,中国向200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防疫物资,其中,口罩706亿只,防护服3.4亿套,护目镜1.15亿个,呼吸机9.67万台,检测试剂盒2.25亿人份,红外线测温仪4029万台。 这是危难之际,最实在、最坚定的命运与共。 北京时间3月26日晚8点,经过包括中国在内的多方推动和协调,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以视频方式召开。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题为《携手抗疫 共克时艰》的重要讲话。 习近平主席提出四点倡议:坚决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球阻击战,有效开展国际联防联控,积极支持国际组织发挥作用,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提出的“探讨建立区域公共卫生应急联络机制”,此前已在中国与韩国之间落地实施。3月13日,中韩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合作机制正式成立,并举行首次视频会议。这是中国与他国成立的首个针对疫情防控的合作机制。 北京时间5月1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发表题为《团结合作战胜疫情 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致辞,再次阐释中国倡议,并宣布了中国致力于推进全球抗疫合作的五大举措。 <span source="" han="" sans="" cn="" regular",="" "思源黑体="" 思源黑体常规;="" font-size:="" 16px;="" caret-color:="" red;"="" style="color: rgb(0, 0, 0);">这场尚未结束蔓延的百年大疫,既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一只猝然而至的“黑天鹅”,也是一头蛰伏已久、猛然冲撞过来的“灰犀牛”。它向世界深刻说明:团结合作、防微杜渐、化解风险是多么重要,推动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乃至更广泛的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是多么迫切。 在一场重大传染病疫情面前,世界各国和人民,就如同哲学家赛内加所说,是同一片大海的海浪。 “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之问,需要更有力的答案。 世界之大,天高路长。人类的命运与共之路,是充满风雨的艰难之路,也是彩虹在前的光明之路。 中国正与世界一起,共克时艰,一往无前。在更早的3月12日,一场规模更大的经验通报会在北京举行。这场防治新冠肺炎中国经验国际通报会,由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与世界卫生组织联合举办。中国专家向与会的近60个国家与国际组织全面阐述了中国防控疫情措施、成效和经验,上海、湖北、广东、四川等四个省市连线介绍了各地防治经验和案例。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