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英雄本色 血染丰碑
——丽江重要党史人物曾必贵
曾必贵:男,1927年12月28日出生于永胜县三川镇四维办事处曾家村。1946年秋就读于省立鹤庆师范学校。1947年8月,同在省立鹤庆师范和国立丽江师范学校读书的永胜籍学生童彧风(童荣)、张之震等,利用暑假回乡期间,在三川石麟居小学(今梁官镇兴文办事处小学)继续举办假期“读书会”,组织青年学习时事、阅读马列、《新华日报》《群众》等进步书刊,传播革命思想。11月,“民青”成员谭经元由组织派回永胜工作,有目的、有组织地培养干部,发展曾必贵等人加入“民青”。同月,永胜“民青”支部在三川成立,谭经元任书记,成员周瑛、曾必贵。1948年初经谭经元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8月,永胜第一个党支部在三川成立,谭经元任书记,曾必贵任支部成员。同年冬,中共滇西工委将在宾川正惠中学读书的永胜籍党员杨振林、陈一新、李佩先等的组织关系转回永胜,随着党员人数增加及工作需要,将三川原来的一个支部分为上川和下川两个支部,曾必贵任上川支部书记。1949年2月“海腰铺事件”发生时,曾必贵与当时的中共滇西工委书记王宁等5位同志突出重围,奔赴鹤庆、剑川参加地下党边纵七支队,继续进行武装革命斗争,参加了攻打剑川城、弥沙、乔后和解放鹤庆等多次战役。同年10月底,受党组织派遣回永胜参加永胜西山的武装斗争。
1950年1月以后,历任清水区委书记、金官区委书记、第五区区委书记、县委常委、副县长、县委农工部长、云南省广播电台农村广播网管理科科长、永胜县委宣传部长、县长等。在此期间,领导开展互助合作运动、兴修龙潭水库、征收公余粮、大搞小型水利、防洪排涝等工作。1956年,小凉山彝族奴隶主聚众叛乱,曾必贵带领民兵和解放军到宁浪县平息西川张阿牛等土匪叛乱。文化大革命期间被造反派打成永胜最大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永胜的“大叛徒”接受批判。1969年秋到茅坪“五七干校”参加劳动,接受审查3年半。1972年平反昭雪恢复职务,历任丽江运输总站党委副书记、革委会副主任、丽江地区五七干校校长、丽江地委党校副校长、丽江地区工会副主任、丽江地区工会办事处主任、云南省总工会第七、八届委员、常委等职。1989年7月离休后仍发挥余热,担任丽江市老干部诗书画协会副会长。走村串寨动员、募捐,重新维修永胜风景名胜区——灵源箐,修建永胜革命烈士纪念碑和永胜南区革命烈士纪念标,为改变家乡贫穷落后面貌、振兴永胜经济而寻求开发程海螺旋藻事业,发起组建永胜县老少边穷地区建设促进会并任会长,筹集资金在羊坪、板桥、大安等贫困乡发展种植冬桃、核桃、秦艽等经济作物,为增加农民收入做贡献。2010年1月8日病逝于永胜家中,享年83岁。
来源/史志丽江
编辑/雷凤娇
责编/和众学
新闻热线/0888—5122344
©丽江市广播电视台
(发稿编辑:本台报道)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