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年辉煌中寻奋斗之我

2021-06-01 08:59:34 阅读量36419 字数1687

    过往40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刮遍神州大地,中国人民从此富起来了;过往70年,新中国成立的喜讯传遍中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由此上溯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从嘉兴红船的革命星火业已成为带领亿万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先锋。站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起点,作为一名扎根基层,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的青年选调生,回首百年辉煌,从峥嵘岁月中探寻前行力量,坚定奋斗之我,这不仅是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更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回望百年征程,在党的领导下,各族人民同心同德、锐意进取,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时期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是带领广大党员干部以前所未有的魄力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彻底解决了近亿农民的绝对贫困问题。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解决好亿万农民的发展问题,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本质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正值青春奋斗的我,能在党组织的号召下投身伟大梦想,将是我毕生的幸运。

    2020年初,我成为了一名驻村工作队员。初到黄板坪村,映入眼帘的是蜿蜒的大山、修整的山寨和贫苦的村民。如果不是亲身经历,我很难想象大山深处竟会有一个如此贫困的村落。在这里,村民对过上好日子的向往、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是我们冲破大山阻隔、一次次向贫困发起冲锋的号角。记得有一次去学校给小朋友们上兴趣课,一个小女孩跟在我的身后,我一转身,她忽然紧紧抱住了我并哭着告诉了我她家庭的变故,听她说完,我的鼻头一酸,攥着她的小手,一时间竟有些手足无措。那一晚,我失眠了。那一刻我才意识到孩子们信任我、需要我,而孩子们需要被爱。后来我去到学校征集了孩子们的微心愿,在他们的心愿卡片上,写下的是一双球鞋、一本故事书、一盒彩色笔、一个发卡等等。这些城里孩子伸手便能获取的东西,成了山里孩子们埋藏在内心深处的小小心愿。一个小朋友说,他上学总是迟到,所以他想要一块手表;另一个小朋友说,她没有去过北京,所以她想要一张北京的明信片;后来,我将孩子们的心愿发到了网上,来自全国各地的爱心人士寄来了礼物,看到孩子们脸上的笑容,我心里也暖暖的。我突然很庆幸自己能有这样的一段经历,驻村一年多,从危房改造到乔迁新居,从控辍保学到圆梦大学,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当看到全村39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大家搬进了新房、鼓起了腰包、露出了笑容,让我坚信共产党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每一份付出和努力都是在践行自己的初心、使命,同时更让我站在百年历史的交汇口不禁想到:

    生活在这个伟大国家的中国人民是幸运的,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日起,民族伟大复兴、人民自由幸福不再是一纸空谈,中国人民真正成为了伟大事业的开创者、建设者、见证者,享有者。

    吾辈也是幸运的。党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百年历史,给青年人带来的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力量;是攻坚克难、与时俱进的制胜法宝;是挥洒青春、实现梦想的广大舞台。

    忆百年奋斗,苦难辉煌,砥砺前行、望时代新篇,道阻且艰、任重道远。黄板坪村由贫困走向小康,由小康走向富强的希望,成为了我肩上的责任、心中的使命、工作的动力。同时,百年壮阔的奋斗历史,更成为了我增信、明理、崇德、力行的精神家园。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一个忘记来路的民族必定是没有出路的民族,一个忘记初心的政党必定是没有未来的政党。”在百年历史的回首中,愈发坚定的是那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愈发笃定的是那份实现乡村振兴的使命担当,愈发强烈的是那股深入基层的力行之心,最后让吾辈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作者:陈好

宁蒗县大兴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挂职)(单位:丽江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扫码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