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棕子香,香厨房。
艾叶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
出门一望麦儿黄。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
处处都端阳。
一片粽叶一片情,
一个粽子一思念。
欢迎您收听丽江市广播电视台
广播中心fm106.2,fm97.7
端午节特别节目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春秋汉文化丽江协会
舞蹈:《山鬼》
朗诵:李铭九

第一篇章


包粽子、赛龙舟、挂艾草、佩香包......这些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端午习俗,不仅是寄托着人们美好愿望的庆祝活动,更是藏在古诗词里的记忆,融入文化血脉,传承至今。
欢迎收听
丽江市广播电视台广播中心
端午节特别节目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第一篇章
“品端午诗词,赏汉韵霓裳”

古城区丫丫幼儿园大大班
舞蹈《小酒馆》


春秋汉文化丽江协会木流兮 朗诵
《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春秋汉文化丽江协会蛊龙朗诵
《端午》


春秋汉文化丽江协会 小瑞 朗诵《菩萨蛮·包中香黍分边角》


春秋汉文化丽江协会 拾岁
《浣溪沙·端午》

广播剧《端午》
旁白:马成
爸爸:段琪
妈妈:杨超
雯雯:罗贞丽
明明:李思瑶
古诗词中的端午节,既是一幅内容丰富的民俗图,又是一曲悼念屈子千古亡灵的哀歌;品读端午节诗词,既让人感受到浓浓的节日喜庆氛围,又让人沉浸在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深深缅怀之中;它给你一份欢喜雀跃,也给你一种深沉静穆。当粽叶的清香穿越时空的阻挡,当艾草的芳馨释放魅力的因子,一个亘古的神话再续前缘。




青年人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靠我们这一代,更靠下一代。要把爱我中华的种子深深埋入每个青年人的心灵深处,树立起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引导他们把个人成长的轨迹印刻在祖国大地上,扎根人民、奉献国家。
欢迎收听丽江市
广播电视台广播中心
端午节特别节目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第二篇章
“传承文化庆端午,共享民族团结情”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党委书记 张祖武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科学技术处工作人员 罗文娟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教师教育学院
2019级小学教育专业学
段亚楠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学院
2020级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学生
余瑞海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应用技术学院
2020级园艺技术班学生
马爽

朗诵:《中华民族颂》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艺术学院歌舞表演班学生 李权
学前教育学院学前5班 学生 王秋吟
旅游与经济管理学院会计3班 学生 王俊杰
艺术学院音乐教育一班 学生 朱家宁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学院
《北京有个金太阳》合唱团

漫步大学校园里,本来想定格一些象征民族团结的瞬间,却发现这四个字本就是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生活的常态,无需刻意寻觅。你若盛开,清风自来。每年每月每天,民族团结的故事都在这里润物无声。


端午是爱国情感的一种升华,时至今日,我们不仅有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坚定信念,更有“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开拓精神。端午节,最美的初色是爱国主义和家国情怀。让我们重温屈原的爱国精神,涵养伟大深切的爱国情怀,让家国情怀在神州大地发扬光大。
欢迎收听
丽江市广播电视台广播中心
端午节特别节目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第三篇章
“浓浓端午情,款款中国心”

朗诵篇目:《红船从南湖起航》

共青团古城区委办公室主任
唐方圻

共青团丽江市委少年部部长
石皎皎

丽江市国有资本投资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团总支团员杨鑫桓

共青团丽江市委四级主任科员
赵海靖

共青团丽江市委网综办主任
杨重敬
朗诵篇目:《朝阳中国》

丽江市妇联挂职副主席
徐宝莉

丽江市妇联四级调研员
张世梅

丽江市妇联挂职副主席
杨茂香

特殊教育学校师生手语舞蹈《万疆》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屈原的家国情怀,就是端午节的灵魂。何为家国情怀?由己及家,由家及国,由国推及天下,有识之士追求的最高精神殿堂。正因为有了它,古往今来,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奋斗不息……无国无以为家,无家不能成国,没有家国情怀,端午节就无处落脚。我们要把个人梦与中国梦紧紧相连,把个体家庭梦想的实现与国家民族未来紧密相连,把个人理想与人民期盼紧紧相连,不负这个新时代,撸起袖子加油干,以奋斗点亮人生舞台,以实干谱写时代芳华。
端午的味道,是追思先贤、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之道;端午节的日子,是清洁之日,是辟邪之日,亦是团聚之日、感恩之日。愿你“粽”是快乐,“粽”是健康,““粽”是幸福,“粽”是美好。
感谢你收听
丽江市广播电视台广播中心
fm106.2,fm97.7
端午节特别节目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祝大家端午节安康!
节目制作:杨冬灵
视频制作:李立辉
新媒体制作:杨冬灵
编审:李霞 赵文立
终审:马湘 和红军
(发稿编辑:本台报道)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