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是指导共产党人在社会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具体指导思想,是解决社会实践中纷繁复杂问题的方法,利于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我们广大的党员干部才不会精神空虚,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而奋斗。
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一百年的光辉历程,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历史时期。与革命战争年代和建国初期相比,我们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建党初期弱小的、地下的、革命的党,成为如今强大的、执政的、领导人民建设的党,党员的数量由建党时的57人增加到现在的9000多万人,党的性质也由“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变成了“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这些变化让我们看到了党的勃勃生机,令人欢欣鼓舞。但是正如十八大报告指出的: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
坚定信仰信念,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具有极端重要性。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一生的追求;加强党性锻炼,是共产党人一生的必修课。对党忠诚,第一位的就要忠诚于党的信仰,自觉为实现党的理想信念而奋斗。一名党员干部,只有把好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只有坚定了理想信念,才能自觉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在各种思潮面前有定力和鉴别力,在关键时刻毫不含糊,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坚定信仰信念,绝对忠诚要求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多祖国要爱国奉献精神。就是要求党员干部要凝聚正能量,砥砺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把学习落实到坚定理想信念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党员干部要始终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对党忠诚,对人民赤诚,用信仰的旗帜造就了生命的传奇,实现人生价值,用行动彰显了共产党员的人格力量。
党员干部要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牢记政治信仰、理想信念和根本宗旨,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把所有心思放在为党的事业奉献上,把全部精力用在为人民谋福祉上。不断加强党性锤炼,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树立正确的是非观、义利观、权力观、事业观,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到党的事业中去。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做到与党同心、与人民贴心。
对党忠诚,就要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最高标准,要具有的艰苦奋斗的精神、关心群众疾苦、与人民群众患难与共、不怕牺牲、不搞特殊等基本素质。要坚定政治信念,坚定理想信念,在工作中,要将为民精神落到实处,将始终坚持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按照“三严三实”的具体要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定不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能为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大局稳定贡献一份力量,向党和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坚定信仰信念,始终保持对党忠诚,一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切实把理论学习摆在突出位置,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真正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特别要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扎实践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进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发展。二要持续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在日常工作中不断锤炼、检验和升华。把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贯穿于“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全过程,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营造全社会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加强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青年学生头脑里深深扎根。三要脚踏实地为实现理想信念而奋斗。党员干部要把坚定信仰信念同贯彻落实中央重大战略部署结合起来,同实现发展目标任务结合起来,同干好本职具体工作结合起来,以改革的思路、良好的作风、担当的精神,着力抓发展、抓改革、抓民生、抓稳定,推动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葛晓泉)
为进一步加强网上宣传引导工作,丽江市委网信办、丽江市广播电视台开展了“网聚丽江正能量 展现担当新作为”征文活动,并开设了【丽江时评】专栏,长期面向广大的媒体朋友、社会人士征集评论文章,采用的文章我们将在丽江热线上进行集中展示。征文稿件直接发送到电子邮箱ljswwxb@163.com,邮件标题注明“网聚丽江正能量 展现担当新作为”,邮件内需要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
编辑/林彤
责编/和众学
新闻热线/0888—5122344
©丽江市广播电视台
(发稿编辑:本台报道)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