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都深入民族村寨看望各族群众并要求云南努力建设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五年来云南各族人民形成“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共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少数民族群众民生福祉大幅提升,民族地区所有义务教育学校,“20条底线”全部达标,云南营造出“民族工作大家做,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浓厚氛围,凝聚各民族共建共享美好家园的共识。五年来,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显著增强,大力推进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立起了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的“四梁八柱”,云南在全国率先探索了“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精准帮模式。2020年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实现整体脱贫兑现了“决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决不让一个民族地区落伍”的庄严承诺,走出贫困,走向富裕,走上振兴云南各族人民用心浇灌的团结之花正吐露芬芳、结出硕果。新征程上,云岭各族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将持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让各族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开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近日,中共丽江市委办公室、丽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关于命名丽江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通知》,《通知》明确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古城区黑龙潭公园、丽江古城博物院、玉龙县档案馆、红军长征巨甸渡、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宁蒗解放纪念馆6个场所命名为丽江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今天节目中我们一起跟着全市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丽江古城博物院工会主席木丽娟,到丽江古城博物院,来听听丽江古城博物院木府是如何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相结合,讲好边疆民族故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
▲全市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丽江古城博物院工会主席木丽娟
二十多年来,木府坚守民族文化阵地,挖掘,整理,传承丽江历史上爱国爱家乡的资料,故事,并进行宣讲,为推进爱国主义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每个爱国教育基地展示的都是一段丰富的历史,每个爱国教育基地都像一部生动的教科书,我们弘扬爱国主义,就是要让人们从历史的财富中寻找源头,从社会的进步中涉取力量,我们通过“民族文化进校园”等活动,通过讲述明朝丽江的故事加强青少年家国情怀,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
“一座土司府,半部民族史”,如果在丽江古城看到的是丽江世俗生活的一面,那么在木府就将翻开一个曾经在西南边陲辉煌一时的大土司家族的兴衰史,只有把这两部分历史融合,才算是了解了一部完整的纳西族民族史。明朝丽江木氏土司自觉地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诚心报效国家为己任,在明朝的信任和支持下加快发展,创造了丽江“富冠诸土郡”“云南诸土官,知诗书,好礼守义,以丽江木氏为首”的辉煌。
历代木氏土司不是把忠君爱国的家规家训“写在墙上,挂在嘴边”,而是用实际行动践行这一祖传雅训。木氏土司始终认为家庭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所以一个家族最重要的不是物质和政权,而是文化和精神,木氏家规家训对促进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促进中华民族团建和谐稳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纳西族自古具有爱国主义文化传统:(1)、丽江各民族先民具有自觉的国家认同意识,中华民族认同和中华文化认同意识。从“白狼献歌”到“元跨革囊”,“洪武西征”,“改土归流”等重大历史事件中,都充分反映出纳西族先民自觉的国家认同意识。(2)、纳西族先民具有自觉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诚心报国的优良传统,始终发挥着西南地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正能量。(3)、奋勇当先抵御外辱的爱国主义精神。位卑不敢忘忧国,丽江虽地处边远,但在历史上或近代以来抵御外辱的一系列抗争中,丽江儿女从不甘居人后,而是敢于担当,奋勇当先,为国而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到各地“打卡”博物馆,察看具有地方特色的展览陈列,对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工作做出了一系列要求部署,博物馆逐渐成为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工作,爱国主义教育的发展工作任重而道远,通过今年的党史学习,古城博物院全体党员结合实际工作,推出“努力干成一番新事业,干出一片新天地”的口号,注重把学习落到实处,立足自身工作岗位,学、思、悟结合,以坚定的信念不断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把民族文化带进更多的校园,把爱国爱家乡的情怀根植到更多的青少年的心中。
丽江古城博物院挖掘民族文化,坚守爱国主义教育。多措并举挖掘民族文化,提升文化内涵,将“忠义”牌坊、《两关使节》、“诚心报国”、“忠孝文武”、“益笃忠贞”、“知诗书,好礼守义,以丽江木氏为首”等爱国情怀融入到每一位丽江古城博物院讲解员的讲解词中。优秀讲解员中的党员,佩戴党徽,亮明身份,带领讲解员免费为广大游客讲解丽江文化,让木府成为集中宣传丽江文化及爱国主义的的重要阵地,成为丽江文化旅游的一张名片,让游客在景点游览的过程中,感受到纳西民族文化的同时,汲取到了爱国爱党爱人民的精髓。
丽江古城博物院(木府)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场所,也积极做好了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工作,无时不刻地体现着“学书学礼,忠君至恳,爱民至专,孝亲至勤,祀神至诚,训子至要”的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华民族团结和谐稳定的精神。

节目主播:小柯
节目编导、新媒体制作:袁杨
编审:李霞 赵文立
终审:马湘 和红军
(发稿编辑:本台报道)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