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杯”网评大赛】在更高起点上走产业强滇之路

2022-05-19 10:34:07 阅读量247640 字数2031

作者:李顺梅(宁蒗县永宁镇 )

产业兴则国家兴,产业强则发展强。自古以来产业与经济不分家,如何走好走稳“产业强滇”之路,我认为,云南“产业强滇”之路离不开旅游贸易发展。云南省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有较大发展潜力。我们可以看到,云南省具有许多的旅游资源,其中囊括了自然资源、动植物资源、地质资源、人文景观、民族特色等。因此在提升云南省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方面的比赛中依然有较大优势。因此产业强滇之路之关键就在于如何利用这些资源优势发展旅游贸易产业,提升竞争力。

虽然云南省近几年经济发展比较快速,但依然面临区域经济发展不完善的问题,区域经济发展基础薄弱、经济总量低、产业比重不合理;区域竞争明显问题,云南省旅游资源在一定程度上与桂、黔、川、渝等周边省市区有许多同质性,使得同质化竞争较强;旅游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对于旅游大省云南省而言,要想跟上市场需求的变化,就要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消费观点,必须首先给电子商务一个好的运用环境,然而电子商务开展得并不顺利,主要是相应的平台建设不够完善;对原生态的保护不够到位,云南省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导致这种原生态遭到了一定的破坏,在某些景区出现了过度商业化的行为,人文风情也有一部分开始走形,使得云南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一定的挑战。

加强区域合作云南省旅游资源在一定程度上与周边省市相趋同,同质化竞争较强,因此,与周边省市合作是一个可行的办法。云南和贵州在旅游主题结合方面有相当一部分竞合。云南省应在模仿贵州旅游业发展新模式经历的同时应完成品牌不同性建设,利用云南的资产结合与山水闲适度假特点,达成错位成长与资源整合。云南省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在山水风景这一方面有很大的相似性,因此云南省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应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战略合作,吸引东盟观光游客和商务会议游客;向四川、重庆展示避暑度假资源靠拢,接收四川、重庆硕大的旅游者市场;和湖南采用优势互补,促进两省之间资源、产品和市场的互相发展。云南的旅游行业市场各自的工作非常明确,专业化程度高。旅游发展委员会有义务帮助企业加快市场繁华。协会要采集多人的意见,吸取更多改革创新的办法。促进旅游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旅行社顺势而为,贴合实际。      

加大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与投入。随着现代化信息建设的不断加强,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在各个行业得到普遍应用,并且影响着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现在已经有很多人利用网络平台来进行购物、交友、学习、支付等活动,与此同时,网络技术还在不断地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不但改变人们的购物、支付方式,还在慢慢改变着人们的旅游方式。以前,大家出游,大多是选择去旅行社咨询相关方面的信息,但是现在,人们可以通过一种更为先进的方法来获得旅游相关信息,那就是网络搜索、查阅,在这种情况下,就对传统旅行社的业务提出了新的要求,旅行社应该利用互联网发展的浪潮,将电子商务与传统业务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

提高公众对旅游信息化的认知。对于消费者而言,通过网络来选择旅游产品,是一种既时尚又便捷的方式,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众多旅游公司通过网络进行旅游项目的销售,相比传统的旅游门店销售不同,网络更加直观、产品丰富,甚至可以定制。但是互联网旅游的产品质量、服务也参差不齐,因此对旅游选择的结果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旅游产品同质化的前提下,消费者只能靠服务来进行最后的选择,价格因素已经不再是首选,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服务,保证旅行的愉快,才是消费者最关注的,这也促进了旅游公司更加的注重网络服务建设。

提高旅游资源利用率。由于云南省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很多旅游资源被浪费,导致旅游资源利用率不高。很多景点被废弃。因此云南省应该加强旅游资源的集中开发,使旅游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

规范自身行为,保护原生态。曾经有个说法:“中国旅游看两南,海南与云南”。云南旅游一直走在前面。它是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这些旅游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并且一部分景区商业化严重,使其失去了原生态的风貌。云南省许多天然景点依然没有完全发掘,原生态保护得很完整。很多旅游景点甚至不为人知。由此可见,云南省旅游资源还有大量处于未开发的阶段,我们应该吸取类似的教训,在开发过程中乃至发展成熟之后,都要保护好其原生态的特点,保证云南省原生态景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红河州为例,旅游产品出不去、价格高,产品不成熟,最后造成亏损。找准定位很重要。西双版纳和腾冲作为云南小众旅游目的地,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此外,滇峰应围绕昆大丽的经典线路做了一些研发。对香格里拉+泸沽湖的产品进行升级,转变旅游目的地,发展旅游脱贫,促进环境保护。

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第三届“彩云杯”主题网评大赛,丽江赛区投稿邮箱Lijiangcyb@163.com。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扫码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