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不得的丽江 放一盏风筝 飞到花灯河灯照亮的古城岁月

来源: 看见丽江 作者:李志文 编辑:李诚洁 阅读人数:

转眼已是春末夏初,数月来,丽江古城的各种事物皆成笔下理想的素材,由此,古城永远令人留恋。

转眼已是春末夏初,数月来,丽江古城的各种事物皆成笔下理想的素材,由此,古城永远令人留恋。

昨日采访由古城区大研街道新义社区组织的“浓情四月·共话春天”主题放风筝活动,社区老年人丝毫不显老态龙钟,相反个个精神矍铄,放风筝,话情谊,使四月天更加充满人间温情。

回忆过往,丽江古城的特色文化活动都尽显特色,尽显人文情怀,每参与一次,都让你在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内心也充满欢喜,充满慰藉。从新年算起,正月十五的元宵提灯会便是古城特色文化活动之一。

彩灯划破夜幕,也划破了人们内心的孤独。是夜,人海茫茫,内心亦沸腾。对于古城各社区而言,这是文化传承,也是古城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岁月变迁,亦复如是。特别是近年来,不少年轻人、小孩儿都喜欢上花灯制作,在灯会到来之前,亲手制作,元宵夜,亲自提灯,满满的充实感。对于观赏者而言,任凭凤箫声动,任凭玉壶光转,情至酣处,笑语盈盈。

走过元宵灯会,进入中元节,一盏盏河灯照亮千万人的心。关于放河灯由来的说法就多了,各地放河灯习俗也略有差异,其文化背景也呈多元化,有学者说,一盏河灯既承载了中元节的习俗,也表达出盂兰盆节的内容和情感,但无论是寄托祝愿,还是亦诸如“目连救母”的故事教诲后人,都是正能量,都是体现古城多元文化。

有人曾提出这样的疑问:古时候,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但丽江古城似乎从来都不闭塞,特别是明清时期,商旅往来频繁,成为茶马古道的中转重镇。对于这样的疑问,曾有位作家朋友给出很有意思的答案:你看古城的水,四通八达,古城又怎么会闭塞!由此,古城总是能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朋友慕名前来,每次,古城也会让大家领略不一样的东西,令人眼前一亮。

灯笼、河灯、风筝的制作,在一定程度上算是技术活,可是,制作者往往会把它们提升到艺术层面,加入各种代表丽江、代表古城的元素。当你细细回想,就以这三项技艺为例,其内涵钧直指人的内心深处,提灯以欢度佳节,河灯以遥寄情思,风筝以放飞梦想……有人说丽江不仅是旅游胜地,也是疗伤佳地,你看,每一项技艺,每一次活动,是否都能让你身心愉悦,忘却烦恼呢?

真想找一些休闲日,亲自制作一盏花灯、河灯,亦或风筝,照亮夜晚,放飞自我,带着“舍不得的丽江”情结,抵达诗和远方。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888-5596997 举报邮箱:3239896935@qq.com
举报电话:0888-5596997 客服电话:0888-5596997 客服QQ:3239896935 电子邮件:3239896935@qq.com
主管单位:丽江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江市广播电视台 承办单位:丽江网运营中心
目前该站点已支持IPV6访问

丽江网运营中心 版权所有:© lijiang.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7198号-2 云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编号:D-2015-067     滇公网安备 530702020010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