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水文2022年十件大事

来源: 云南省水文水资源局丽江分局供稿 作者: 编辑:李诚洁 阅读人数:

2022年,在云南省水文水资源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云南省水文水资源局丽江分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十六字”治水思路,强化政治、组织、作风、制度和思想“五项保障”,促进水文监测、预警预报、站网建设、基础科研和水质监测“五大提升”,丽江水文高质量发展,赓续新篇章。

2022年,在云南省水文水资源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云南省水文水资源局丽江分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十六字”治水思路,强化政治、组织、作风、制度和思想“五项保障”,促进水文监测、预警预报、站网建设、基础科研和水质监测“五大提升”,丽江水文高质量发展,赓续新篇章。

 

NO.1 坚持党建引领,为水文发展提供政治保障

坚持党建引领。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要求,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干部职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丽江水文高质量发展提供政治保障。在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水生态保护等工作中发挥“我是党员我先上”的模范作用;深化“五个过硬”模范机关创建,被丽江市委组织部评选为“丽江先锋”示范点十佳典型案例,开展党建+水资源调查、党建+湖泊革命等支部特色活动8次,学习强国日平均积分在全市74家市级单位排名第一;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以党风廉政教育月为契机,扎实开展廉政党课等“十个一”活动,对执行外出报备和会议纪律不到位人员通报2次,开展工作约谈1次,参与设备采购等监督20余次。

 

NO.2  完成换届选举,为水文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在省局党委和丽江市直机关工委的坚强领导下,圆满完成新一届党委、纪委和工会的换届选举工作,为丽江水文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聚焦选好班子、配强队伍,坚持发扬民主,层层压紧压实责任,确保换届工作圆满完成,使换届成为巩固拓展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建设、净化政治生态、营造干事创业氛围的重要举措。新一届党委修订《“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办法》《党委会工作规则》等制度,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新一届纪委以“啄木鸟”精神把监督执纪问责做深做细做实,当好政治生态护林员,协助党委加强政治生态建设。新一届工会发挥党委和职工的纽带作用,团结带领干部职工,发扬“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的新时代水利精神,以实际行动奋力开创丽江水文改革新局面。

 

NO.3 推进作风革命,为水文发展提供作风保障

推进作风革命,加强效能建设。召开“推进作风革命提高工作效能和贯彻落实‘一线工作法’”专题会议,围绕“转作风提效能”和“一线工作法”进行思想大讨论,让全体党员干部真正做到解放思想、提振精神、转变作风,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丽江分局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实施方案》;全面推进机关效能建设,专题研究作风革命3次,制定《党员干部素质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开展“对标先进、争创一流”主题实践活动方案》,整改作风问题12个,效能提升15项;贯彻落实《云南省水利厅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办法》《丽江分局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实施方案》,班子以包片、督促、带头驻站等方式开展全市356个水文站点监测工作,党委班子到永胜总管田、仁里等测站值守、调研164天,解决汛备、巡测管理等20余个急难愁盼问题,丽江分局集体获全省职业技能大赛第四名,1名职工获“技术能手”称号。

 

NO.4  加强行业管理,为水文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理顺行业管理机制,增强水文服务水利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配合省人大常委会完成《云南省水文条例》执法检查7站次,为丽江水文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丽江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做好云南省“十四五”水文事业发展规划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聚集县(区)政府、自然资源、水务等部门合力推进水文“十四五”规划落地落实;地方资金投入力度加大, 2023年市级财政资金投入水资源监测、防汛救灾、美丽河湖水质监测和补助水文工作经费共计137.6万元;向丽江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提交了3个学习议题,力争2023年出台《丽江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水文工作的意见》;修订《职工行假及考勤管理办法》《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办法》《奖励性绩效考核分配实施细则》《定岗定责工作方案》等12个制度办法。

 

NO.5 深化文明创建,为水文发展提供思想保障

凝聚思想共识,汇聚奋进力量,精神文明建设亮点纷呈。余秋文家庭获得水利厅文明家庭称号,获云南省清廉家庭提名。巩固全国水利系统文明单位、云南省文明单位创建成果,印发“工作要点”“三年行动计划”方案,开展“我们的节日”活动10余次,参加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志愿者服务200余人次;利用学习强国App、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加强水文化宣传,报送信息83篇,微信75篇,学习强国18篇,《守护美丽河湖》等4篇报道被云南水利公众号采用,《食用菌产业开出致富新路子》等3篇报道被学习强国总平台和省平台采用;通过泸沽湖水生态文明展示中心、分局文化走廊等多载体向公众展示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治水思路、水生态文明思想。组织开展全省水利科普讲解比赛,“云南水文青年说 喜迎二十大”系列宣传,“世界水日 中国水周”等活动进乡村、进校园、进社区,多渠道宣传水生态保护。

 

NO.6 水文监测能力显著提升

先行先试,水文测报取得新突破。丽江水文测站在线视频监控方案在全省推广使用,与中国移动、中国安恒科技探索开展漾弓江、鲤鱼河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已完成先行先试实施初步方案;严格执行丽江分局三级维护制度,启用永胜水文巡测分中心,落实《水文监测质量管理办法》,完成21个水文(位)站各水文要素的监测、整编任务;拟定玉龙县巨甸、宁蒗来远桥、永胜仁里提档升级站点水位流量关系报汛曲线,视频监控100%全覆盖,报汛及视频监控畅通率分别为97%和92%;强化地下水监测站运维,开展全市30口地下水井及丽江坝区泉水年报编制和整编工作。

 

NO.7 服务防汛减灾支撑有力

统筹推进,未雨绸缪保安澜。制定《2022年丽江坝区特大暴雨综合演练方案》,修编《云南省水文水资源局丽江分局水文应急预案》等预案,核准21个水文(位)站防汛特征值;高效应对漾弓江“6·27”洪水、鲤鱼河“7·19”暴雨洪水。参加省市防汛调度会议,组织周水情会商等47次,指导22座水库报汛,受市领导委托,分局主要领导3次至华坪开展防汛督查指导。水文预报预警工作多次获市领导表扬,预警专报2次抄清批示;报送雨水情数据150余万组,预警信息20余万条,水情快报、简报、日报、周报等共计319期。落实“叫应”机制,向66个乡镇报送重要雨水情信息和预警信息,发布洪水预报、防汛联防专题等319期,发布蓝色洪水预警和黄色洪水预警各1次,启动水文应急响应2次,基层响应转移103人,无人员伤亡。丽江市广播电视台、丽江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一周水情综述、超警戒洪水预报等工作30余次。

 

NO.8 “十四五”规划稳步推进

有力有序推进“十四五”水文事业发展规划实施,夯实水文发展基础,加快水文现代化进程。全部启动丽江“十四五”规划29项二级任务,完成投资1275万元。开展提档升级(一期)改建来远桥等5个水文站、新建18个土壤墒情站工程建设、合同完工验收。完成提档升级(二期)改建河口街水位站项目招投标、工程建设,新建老村等15个水文(位)站选址查勘、可研报告编制,总管田水文站RQ30流量系统设施搬迁、水利救灾项目、泸沽湖巡测基地观测场改造等项目建设。丽江坝区地下水实验站工程已完成竣工验收。开展“程海、泸沽湖2处水文监测中心和水文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现场调查、可研报告编制,在全省水文测站首创龙门吊测流系统,有效提升了测洪能力。

 

NO.9 水文基础科研持续加力

稳中求进,基础科研迈开新步伐。发挥丽江坝区地下水水文实验站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申报云南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打造丽江水文科技创新平台,推进丽江坝区地下水动态规律研究向成果化转化;开展程海和泸沽湖水生态试点监测及溶解氧、电导率垂向分布规律研究,编写《泸沽湖常见浮游植物图谱》;推进新技术新设备应用,12站安装RQ30雷达波测流系统、8站安装自动蒸发、21个水文(位)站全部实现在线视频监控。成立自动蒸发、RQ30雷达波测流等4个工作专班,开展新技术研究;《水文视频水位工作模块的设计与水位智能识别系统的探索》荣获2022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第十届年会优秀论文,《高原湖泊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分析与生态安全评估》等4篇论文获云南省水利学会2022学术年会二等奖和三等奖。

 

NO.10 服务幸福河湖进一步拓展

加强水量水质水生态“三位一体”监测分析,服务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河湖长制,助力美丽河湖建设。开展河(湖)长制、“两湖”水资源量分析预测、重点水域水生生物监测、水生态监测指标分析。对55个水质监测站点开展了336站次的水质监测评价,获取监测数据9000余组,获取程海和泸沽湖水生生物监测数据近600组;参与时任副省长和良辉在长江(金沙江)云南段滇、川、藏三省联合巡河,参加“新华国控断面水质下降”调研,编写调研报告;开展龙蟠调水服务、程海金沙江应急补水工程鲁地拉库区等断面的水质监测,对47条拟申报省级美丽河湖水质监测评价;积极应对水体异常事件,开展鱼米河鱼类死亡、黑龙潭水华、程海湖溶解氧异常等现场监测与调查;开展泸沽湖水生态试点监测、高原湖泊入湖河流暴雨洪水过程水质水量同步监测,编写《泸沽湖水生态监测总结报告》。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888-5596997 举报邮箱:3239896935@qq.com
举报电话:0888-5596997 客服电话:0888-5596997 客服QQ:3239896935 电子邮件:3239896935@qq.com
主管单位:丽江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江市广播电视台 承办单位:丽江网运营中心
目前该站点已支持IPV6访问

丽江网运营中心 版权所有:© lijiang.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7198号-2 云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编号:D-2015-067     滇公网安备 530702020010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