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绿水青山,绘就生态画卷!玉龙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来源: 玉龙之窗 作者: 编辑:施震阳 阅读人数:

行走在丽江市玉龙县金沙江沿岸,平静的江面轻笼着一层薄雾,清风徐来,新种下的一排排柳树沙沙作响,各种各样叫不出名字的鸟儿在这里安家休憩。

  行走在丽江市玉龙县金沙江沿岸,平静的江面轻笼着一层薄雾,清风徐来,新种下的一排排柳树沙沙作响,各种各样叫不出名字的鸟儿在这里安家休憩。

  在青山绿水间,这些远道而来的候鸟,时而低空盘旋,时而水中嬉戏。别致的景观吸引了许多市民和摄影爱好者围观拍摄。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景观为玉龙增添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一切美好,除了大自然的馈赠,更多来自于玉龙县有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守护绿水青山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玉龙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断加大森林、草原、湿地保护修复力度,加快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和陡坡地生态治理、封山育林、森林抚育、退化林修复、草原生态修复等项目的实施,努力夯实绿色发展生态本底,持续筑牢玉龙县生态安全屏障,让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同时,共享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美好环境。

绘就山清水秀的绿色生态越来越“浓”

  “这几年生态环境好多了,每年有数万只候鸟来拉市海越冬,这里已经成为了候鸟的栖息乐园。”家住玉龙县拉市镇打渔村的李先生表示,这是玉龙县加大生态修复力度后,给人民群众带来的直观变化。

  今年以来,玉龙县林业和草原局加快乡村绿化美化建设,推进乡村增绿添美,进一步彰显绿美玉龙生态底色和改善乡村人居生态环境,着力解决好“在哪种”“种什么”“怎么种”“怎么管”的问题,同时积极争取营造林项目,重点实施森林抚育、退化林修复和草原修复等工程。

  2022年,玉龙县林业和草原局积极向上对接,争取到营造林项目任务突破10万亩和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资金709万元,并在“护”字上下功夫,抓好老君山、玉龙雪山、拉市海自然保护地的保护管理工作,着力加强森林草原灾害防控、自然保护地、湿地和野生动植物的保护。

  在今年的生态保护和修复行动工作开展中,玉龙县林业和草原局还认真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管护天然林761万亩。在争取到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后,及时发放了3800余万元的公益林补偿金。

守卫美丽玉龙的生态基底越来越“牢”

  “以前去白沙,路两边都是光秃秃的,现在放眼望去路两边全是树,感觉非常好。希望通过植树造林扮绿白沙周边,让家乡变得更加美好。”在今年7月,玉龙县在白沙镇开展县级机关单位义务植树活动。

  植树现场,有人挖坑,有人搬“树苗”,有人培土。不一会儿,2200株新栽种的雪松和栒子迎风挺立、错落有致,把原本荒芜的植树点装点得绿意盎然。

  “从2020年开始,玉龙县把开展乡村绿化美化作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工作任务,不断探索义务植树与乡村振兴村庄绿化相结合的乡村绿化模式,每年投入100万元,通过发放绿化苗木,发动党员、群众开展义务植树的乡村绿化工作,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着力打造天蓝、地绿、水清的宜居家园。”据玉龙县林业和草原局生态修复股股长杨文将介绍,2022年玉龙县完成义务植树、村庄绿化26余万株。

增添金山银山的富民成色越来越“足”

  绿水青山间,一栋栋农家小屋精美别致,四通八达的通村公路延伸到家家户户门口,田野里绿油油的果蔬长势喜人……

  青山如黛,绿树满坡,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让百姓的生活时刻被绿意环绕,也让更多的农民守着“绿色银行”,端起了“绿饭碗”,吃上了“生态饭”,鼓起了“钱袋子”。

  今年以来,玉龙县立足资源禀赋,坚持“既要保护生态,又要发展产业”“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的理念,在林草特色产业发展上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林草并举、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在工作开展中,玉龙县林业和草原局积极探索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发展路子,切实助推绿美玉龙建设,在稳步发展核桃、花椒产业的同时,全力推动大具油橄榄产业园区建设,稳步推进林业生态扶贫PPP项目,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油橄榄种植上。

  2022年,全县共种植油橄榄面积5.5万亩,建成年加工油橄榄鲜果加工厂生产线二条和生物提取车间等生产、加工车间,已成为了云南省油橄榄种植规模、加工能力最大的县份。同时成功引进玉龙县环保可回收高性能木塑复合板厂项目,正在开展玉龙县林业碳汇项目开发项目。

  下一步,玉龙县林业和草原局将以做大核桃产业,做强油橄榄产业,做精花椒产业发展为目标,全力加快基地建设,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优化重点产业,拓宽市场营销渠道,将核桃、油橄榄、花椒为主的木本油料产业打造成玉龙县林业产业群,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绿色帮手”。

  同时将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把玉龙县的“生态画卷”描绘得更美丽。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888-5596997 举报邮箱:3239896935@qq.com
举报电话:0888-5596997 客服电话:0888-5596997 客服QQ:3239896935 电子邮件:3239896935@qq.com
主管单位:丽江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江市广播电视台 承办单位:丽江网运营中心
目前该站点已支持IPV6访问

丽江网运营中心 版权所有:© lijiang.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7198号-2 云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编号:D-2015-067     滇公网安备 530702020010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