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龙县以科技创新为支点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 玉龙之窗 作者: 编辑:施震阳 阅读人数:

近年来,玉龙县坚持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目标,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政策扶持力度,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年来,玉龙县坚持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目标,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政策扶持力度,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不断强化平台支撑和产学研深度融合,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应运而生,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01
培育创新主体,夯实创新基础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既需要企业自身的“埋头苦干”,更少不了政策支持。近年来,玉龙县科技局下大力气培育创新主体,为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创造条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真金白银”的激励政策,全力调动和激发县内企业科技创新积极性。

同时,孵化了一批具有一定技术实力和创新特色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带动了玉龙县新兴产业集群的发展,也为下一步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发展发掘了新的增长点。

2022年,玉龙县科技局通过大走访大调研,不断扩大科技扶持政策的覆盖面、知晓度。共发掘出28家优质企业,建立了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培育库,并组织玉龙县九香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企业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截止目前,玉龙县共培育11家高新技术企业(高企数量位列全市第一),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02
搭建校企平台,助推成果转化

 

创新平台的打造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近年来,玉龙县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依托高校、企业等创新资源,探索科技赋能高质量发展之路。同时通过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有效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品竞争力等问题。目前,玉龙县已建成院士专家工作站15个,数量位列全市第一。

在创新平台打造中,玉龙县科技局提前谋划,积极组织云南白药太安公司等企业储备、申报省、市科技项目24项共申请财政资金7571.5万元。结合“一县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发展规划,已完成了云南省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示范县、拉市镇海南村云南省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示范村建设项目网上申报工作。

 

目前,到位省、市科技项目11项,资金781.5万元,申报及到位的项目资金全市科技系统位列第一,为县域企业提质增效、升级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项目支持。

为更有力抓好玉龙县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工作,玉龙县科技局从玉龙县“一县一业”建设的主导产业——中药材产业着手,积极组织24家企业与中科院昆明植物所、云南省药物研究所、云南省农业大学、云南省农科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省农科院环境资源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四川省中医科学研究院、昆明理工大学等23个省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签定科技合作协议。

通过技术合作,加强对中药材良种的筛选与繁殖、高效栽培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控、产地加工技术等方面的试验研究及推广应用。并引导全县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充分运用科技成果,将科技成果转化为成果产出,发挥好科技成果转化的应用。

 
03
注重蓄势赋能,助力乡村振兴

 

在今年6月,玉龙县科技局选派科技特派员深入玉龙县奉科镇开展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活动,紧紧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技术难题进行专题培训和实地指导,全力提升科技助农、惠农、富农支撑力。

活动邀请到市、县高级农艺师就魔芋种植田间管理、科学施肥、有机肥的处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为奉科镇魔芋种植农户作培训讲解。

近年来,玉龙县科技局把科技特派员制度同创新发展战略、科技助力脱贫攻坚、打造绿色食品牌、乡村振兴战略结合起来,让广大科技特派员活跃在农村基层第一线。并积极开展科技培训,成功解决农业科技进村入户难的问题,满足农民多层次的科技需求,为“三农”提供源泉活水,逐渐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的“土专家”“田秀才”,助推农村产业发展和助力乡村振兴,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技术保障。

 

2022年,玉龙县科技局积极组织申报认定农村科技特派员41名,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申报人数位列全市第一。开展科技培训563人次,培训人数位列全市第一。

 

同时组织申报兴玉科技创新人才1名、兴玉高层次创新团队1个,为玉龙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

玉龙县科技局局长赵梅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玉龙县科技局将服务好基层,服务好企业,尽心尽力做好科技创新工作,在苦干实干中彰显科技干部的担当,为玉龙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888-5596997 举报邮箱:3239896935@qq.com
举报电话:0888-5596997 客服电话:0888-5596997 客服QQ:3239896935 电子邮件:3239896935@qq.com
主管单位:丽江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江市广播电视台 承办单位:丽江网运营中心
目前该站点已支持IPV6访问

丽江网运营中心 版权所有:© lijiang.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7198号-2 云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编号:D-2015-067     滇公网安备 530702020010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