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陈勇同志——发现平凡中的精彩(二) 勇担重任 农村住房改造的助力者

2019-04-22 17:58:17 阅读量38978 字数1643

  

2018年9月底,永胜县检察院司法警察、驻永胜县六德乡的扶贫工作队员陈勇从双河村委会调整到北华村委会,这个时期正是北华村委会农村住房改造的关键时期,陈勇勇担重任,与工作队员一起走家串户,推进住房改造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的衣兜里还装着一张纸,上面记录着贫困群众的住房情况。【微信用户请点击页面左下方“阅读原文”观看此条新闻视频】



这张已经布满裂纹的纸片是陈勇逝世后,家人从他衣服口袋中找到的,上面详细记录着北华村委会贫困群众的住房情况和建设情况。


永胜县人民检察院案件管理办公室 李金华:那两张纸放得已经有毛边了,中间都有些裂纹,但是他一直放在兜里,当时我们看到那两张纸的时候,对他有油然而起的敬意感。



北华村委会共有350户1420人,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的深度贫困山村。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02户1261人。而危房改造必须深入到每一户村民家中,对危房进行面积丈量、房屋识别、制定方案等事项。陈勇体型较胖,但是他还是坚持和同事一起上到山顶、下到谷底,到每一户村民家中工作。


北华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 第一书记 李宗华:在入户走访的过程当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每一次陈勇同志都是汗流浃背,但是他都毫无怨言,每次都是主动的抢着做工作。


永胜县检察院驻六德乡北华村委会扶贫工作队员 杨绍盛:有一次在遍访的过程中,走到中白水的时候,我看他走路有点跛,我就问他什么原因,他说痛风疼了,我叫他到树下坐着休息,他说没有事, 然后从包包里面拿出一个护膝套在腿上,问他这个能够起什么作用,他说可以暂时缓解疼痛,我看见汗从他的脸上淌下来,依然杵着手杖,还是把那天的工作一户一户的走下来了。


北华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 第一书记 李宗华:他的足迹踏遍了北华村委会350户贫困户,对每家每户的住房识别改造情况他都了如指掌,做到补充不漏,对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情况也是比较熟悉。



以坚韧的毅力完成了一次次遍访,陈勇全面掌握了北华的情况。在中白水村走访过程中,陈勇感受到了道路交通一直是中白水村民小组生产生活中的一大难题,也是做好危房改造的先决条件。为了早日解决村民出行难题,陈勇一直琢磨着如何帮助村民,修通从村委会到村小组和村民家的路。


北华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 第一书记 李宗华:他了解到这个情况就积极主动的跟村委会干部,还有就是驻村工作队员在一起协商,之后我们把这个情况报告给乡里面,通过乡里面落实,又向县里面报告,最终这条路得以顺利实施,极大的改善了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出行等状况。


2018年11月至12月底,陈勇组织17户村民投工投劳,修建了一条长2.2公里、宽3.5米的通村公路。随着道路的修通,中白水的危房改造工作也顺利推进。



当我们来到陈勇的挂联户谷秀珍家时,看到她家的住房已经全部改造完成,在崭新的房子里,谷秀珍正在忙活着做饭。谷秀珍告诉我们,以前陈勇经常会来她家,而谷秀珍与陈勇也有过一个约定,陈勇答应她,等她家房子修好了来她家吃一顿饭。


村民 谷秀珍:我叫他来我家吃中午饭,他说下一次来你家吃,,这次就不吃了。


在陈勇的帮扶下,谷秀珍家修起了房子、发展起了牛羊养殖业、种植起了食用菌……收入一天天增加,日子一天天好起来,然而陈勇却没能兑现到谷秀珍家吃一顿饭的约定。



中白水村小组有农户17户72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5户55人,均为傈僳族。由于居住分散,有时一天只能走访两、三户,但不管是CD级危房,还是不“遮风避雨”住房,陈勇都坚持到每家每户宣传农村住房改造政策,为贫困户答疑解惑,整个北华村委会的农村住房改造工作都有他的心血。如今全村的住房改造工作正在有序推进,村民的日子也日趋向好,全村正朝着脱贫摘帽的目标加速前进。



记者/闵志龙 秦文静  责编/陈   敏 李   铁

监制/和红军 和丽星  总监制/马   湘

新闻热线/0888—5122344

©丽江市广播电视台全媒体新闻中心

(发稿编辑:本台报道)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扫码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