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做强“土特产”实现村集体与农户双增收

2024-06-04 16:00:26 阅读量15438 字数1459



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我国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华坪县通达乡立足现有资源禀赋,以做大做强“土特产”为主线,不断挖掘盘活“沉睡”资产,努力拓宽集体经济增收渠道。按照“党建引领、服务产业、盘活三资、兴办实体”的思路,助推产业多元升级,实现村集体与农户“双增收”。


组织强基,坚定党组织是发展的“主心骨”


通达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持抓党建促组织振兴,积极组织鼓励各村党支部参加乡村振兴擂台比武,以过硬的素质、过强的本领、稳健的经济发展,展现新时代党组织团结引领群众致富的新面貌,充分发挥了“主心骨”的引领作用,两名村党总支书记获评“好支书”荣誉称号。通过支持维新村探索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村集体经济,支持通达村以“党支部+企业+农户”的模式,全乡村级集体经济全部超过10万元,脱贫群众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15.62%。


通达乡政府召开会议。(供图)


传统升级,特色产业蓄能成发展的“潜力股”


通达乡拥有独特气候优势,年平均气温13.5℃,产业以传统种养殖业为主,为破解村集体经济“小、弱、散”发展难题,各村集思广益,巧妙将传统产业升级为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丁王村产业合作社承包土地种植土豆80亩,预计实现收益8万元;通达村、双龙村、维新村发展实体经济,让集体经济联社成为“经销商”。通达村争取资金,加强和企业合作开办了农资直营店,年销售收入达到20万元;双龙村利用“土特产”核桃、花椒,争取挂联单位帮扶资金建设榨油坊,收购农户核桃、花椒加工原生态植物油,为农户消纳农特产品的同时,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增收;维新村依托海拔气候等特点,建设火腿加工坊,腌制腊排骨518斤,香肠300余斤,腊肉400余斤,腌制火腿1265只,预计可产生净利润35万元—40万元,同时年均可就近提供零工约100个工时,带动325户农户养殖约650头生猪。各村形成了产业连片、基地连户的发展势头,不仅带动了辖区内农户种养殖业的发展,还为辖区内低收入人口提供了就近就业岗位。


通达乡火腿。(供图)


盘活“沉睡”资源,绿色产业为发展增添“新动能”


探索绿色产业,大力发展屋顶分布式光伏产业。目前,全乡四个村利用村委会、农贸市场、学校等公共闲置屋顶实施了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并实现并网发电,累计实现收益25万元,预计2024年底实现收益8万元。同时通达村通过资产出租,为集体经济增收拓宽渠道,每年实现收益4.5万元,丁王村将闲置的6组荒山出租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增收。


通达乡屋顶分布式光伏产业。(供图)

探索乡村旅游,农文旅融合为发展带来“好契机”


通达乡拥有深厚的傈僳文化底蕴,在充分挖掘、传承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拓展农、文、旅相结合的模式推进乡村旅游,实现以旅游带动村民及村集体经济的增收,实现旅游兴乡目标。白姑河村依托腊姑河水库自然景色和傈僳族文化底蕴,利用11、12组集体土地200余亩打造了腊姑河傈僳族风情园,建设樱花步道、水果采摘区,组建文艺表演队,集高效农业、民族文化、乡村旅游为一体,促进了集体经济发展,累计带动周边700余户农户户均增收1000元。


通达乡民族文化。(供图)


下一步,通达乡将在发展多元化模式的基础上重点打造形成一批实体产业,立足实际推动集体经济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延伸,走出一条符合通达乡实际、具有通达特色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子。



图片

通讯员/ 鲜红莉  徐万瑶

编辑/王君霞

责编/和众学

终审/和丽星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出品

(发稿编辑:王君霞)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扫码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