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扫黄打非” 基础常识

2019-08-01 18:00:00 阅读量281751 字数6790


关于“扫黄打非” 基础常识
1

1. 基本含义。

  “扫黄”就是指扫除淫秽色情、封建迷信等危害人们身心健康、污染社会文化环境的文化垃圾。具体来说,是指禁止淫秽色情等违反法律规定的有害内容通过图书、报刊、音像及网上信息等方式公开传播。

  “打非”就是打击各类非法出版物及有害信息。

  “扫黄打非”是保障意识形态和文化安全的有效途径,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管理文化市场的成功模式。

2

2. 职责使命。

  维护正道正义,打击反动邪说,倡导新风正气,扫除文化垃圾

3

3. 重点任务。

  查处各类非法出版物和非法出版传播活动、扫除淫秽色情等文化垃圾、打击侵权盗版出版物和侵权盗版行为、打击假媒体假记者站假记者、查处网上有害信息等五项工作任务。

4

4. 工作机制。

  党委指挥领导、部门协作配合、区域互助联防、网上网下统筹


关于“扫黄打非”进基层

5. 为什么要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

  基层真需要“扫黄打非”。①是巩固意识形态和文化阵地的有效抓手。②是维护群众健康文化利益并获得群众支持的重要途径。③是夯实“扫黄打非”工作基础、确保“扫黄打非”持续深入的有力保障。

  实践证明“扫黄打非”进基层真有效。①有利于加强基层政权建设。②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③有利于维护意识形态和国家文化安全。④有效宣传教育发动群众。⑤有效壮大基层监管力量。⑥有效增强基层线索发现能力和案件查办质量。

6.“扫黄打非”进基层的内容主体是什么?

  ①“扫黄打非”的声音进基层。就是要让基层干部了解“扫黄打非”要干什么,群众知晓“扫黄打非”倡导什么、抵制什么、怎么参与其中。

  ②“扫黄打非”的职责进基层。就是打击各类非法出版传播活动、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巩固基层意识形态和宣传思想阵地,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和文化安全的职责任务,在基层有岗位管事、有人员办事、有机制成事。

  ③“扫黄打非”的成效进基层。随着“扫黄打非”在基层落地生根,壮大基层监管力量、增强基层线索发现能力、净化基层文化环境、巩固基层意识形态阵地。

7.“扫黄打非”要进哪些基层?

  ①纵向:乡镇(街道);村(社区);边远牧区、民族地区进包(蒙古包)、入户。

  ②横向:与“扫黄打非”工作关系密切的重点单位、重点部位、重点行业。如:进校园、进园区(开发区、工业和艺术园区等)、进景区、进企业(图书报刊出版、印刷复制、邮政寄递、出版物市场、互联网企业等“扫黄打非”源头行业)等。

8. 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的基本原则。

  中央统筹部署、省级负总责、市级抓推进、县级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各负其责、统筹推进

9.“扫黄打非”进基层的最终目标。

  实现基层“扫黄打非”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成效”。


关于基层“扫黄打非”工作


A
A工作力量
10

10. 基层牵头落实“扫黄打非”任务的主体是什么?

  ①乡镇(街道)建立“扫黄打非”工作站,牵头组织协调、统筹落实本辖区“扫黄打非”任务。

  ②村(社区)设立“扫黄打非”联络点,依托分片包块、上门走访等制度协助乡镇(街道)摸排基本情况。

  ③学校企业等相关基层单位设立工作点,根据行业工作特点,突出宣传教育引导和落实基层日常监管,打通相关行业基层落实“扫黄打非”任务的“最后一公里”。

11

11. 基层承担“扫黄打非”任务的三支队伍指哪些?

  ①专职“扫黄打非”队伍。主要包括“扫黄打非”机构专职干部、县级宣传

  部门负责“扫黄打非”的工作人员以及乡镇(街道)宣传干事、文化执法人员。

  ②兼职的“扫黄打非”队伍。主要包括乡镇(街道)以及村(社区)党政干部、派出所民警、文化馆(站)工作人员等。

  ③群众和志愿者队伍。主要包括“扫黄打非”监督员、信息员、网格员、联络员以及“扫黄打非”志愿者。

12

12. 基层“扫黄打非”任务落实要借助的四大平台指哪些?

  ①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发挥“扫黄打非”扫除文化垃圾的作用,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驾护航,增强“扫黄打非”工作的感召力、凝聚力。

  ②与基层综治工作相结合。将“扫黄打非”工作全面纳入网格化管理,实现无死角、全覆盖。在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全要素网格建设等工作中充分体现“扫黄打非”工作要求,实现维护意识形态安全与平安建设工作联动联治。

  ③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相结合。有效依托并充分利用文化馆(站)、公共图书馆、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设施推进“扫黄打非”工作,在全民阅读、全民普法、全民健身以及文艺演出、电影放映、广播电视节目收听收看等公共文化服务中宣传“扫黄打非”工作。

  ④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工作有机结合。



B
职责任务
13

13.“扫黄打非”基层站点的总体职责是什么?

  担负相应区域内“扫黄打非”工作的信息员、协管员、宣传员。

  ①当好信息员。注意观察并接受群众举报,及时收集、发现贩卖传播淫秽色情、侵权盗版、封建迷信类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等非法出版物和开设地下印刷厂等情况并向上级“扫黄打非”办公室和文化执法、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报告。

  ②当好协管员。协助文化执法、“扫黄打非”部门管理出版物经营场所,执行上级“扫黄打非”办公室部署的工作任务,经常深入实地巡查并配合上级执法部门查处违法违规活动。

  ③当好宣传员。积极开展文化、新闻出版、“扫黄打非”法律法规、现行政策宣传,引导群众阅读正版、健康书刊,抵制各类非法出版物和文化垃圾,营造良好文化环境,构建和谐文明的社会。

14

14.乡镇(街道)“扫黄打非”工作站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①负责当地“扫黄打非”日常工作;

  ②做好文件、信息上传下达;

  ③开展“扫黄打非”宣传;

  ④指导村居两委“扫黄打非”工作;

  ⑤接受群众举报,组织市场巡查;

  ⑥发现问题及时处置和上报;

  ⑦落实网格化属地管理责任;

  ⑧建立健全检查监督等制度;

  ⑨协助上级执法人员查处非法出版传播活动及相关案件。

15

15. 村(社区)“扫黄打非”联络点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①收集“扫黄打非”动态信息并报告;

  ②协助上级执法部门开展日常监管;

  ③组织“扫黄打非”宣传工作;

  ④张贴发放宣传资料;

  ⑤将“扫黄打非”长效机制建设纳入和谐社区建设和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重要内容。


16

16. 基层单位“扫黄打非”工作点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①开展“扫黄打非”知识普及;

  ②宣传引导青少年和企业工作人员自觉远离各类非法出版物和有害信息;

  ③对单位周边及内部市场开展巡查;

  ④加强内部管理,确保本单位不成为“黄”、“非”源头。

C
工作规范
17

17.标准规范的“扫黄打非”基层站点应具备哪些要素?

  一是标识明显。在“扫黄打非”基层站点办公场所的适当位置,有“扫黄打非”工作站点的标示。

  二是人员到位。应有本辖区“扫黄打非”基层站点负责人和相关工作人员基本情况、分工以及联系方式,并以适当方式展示。

  三是职责明确。应有本辖区“扫黄打非”基层站点的主要职责任务,并以适当方式展示。

  四是制度完善。应有本辖区“扫黄打非”基层站点的主要工作制度和要求。

  五是宣传有力。基层站点应设立相对固定、面向群众的“扫黄打非”宣传专栏、宣传板和显示牌等,有条件的应开设面向群众的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

  六是举报畅通。基层站点应畅通群众举报渠道,设立举报电话或其他接受举报监督的网站、社交通信工具等,有人员负责受理和反馈。

18

18.“扫黄打非”基层站点规范建设、有效运行应建立哪些制度?

  一是职责分工制度。明确专兼职的“扫黄打非”工作站点负责人以及监督员、信息员、网格员、联络员等相关人员职责,落实责任制。

  二是信息收集上报制度。明确信息收集的内容标准、处理流程、责任人员、时间要求及后续反馈等。

  三是协调联动制度。建立简易高效的问题排查、信息通报、市场整治、联合执法、依法惩戒等方面工作机制。

  四是例会制度。定期会同相关部门召开“扫黄打非”工作例会,研究辖区内“扫黄打非”形势,解决存在的问题。

  五是宣传教育制度。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要求,将传统宣传手段与新媒体传播手段结合,加强宣传教育,确保内容生动、群众喜爱。

  六是工作台账制度。建立信息完整、要素齐全、便于查询、有利实际工作的台账。

  七是举报奖励制度。有条件的地区应明确举报奖励内容和标准,及时对有功人员予以奖励。

  八是经费管理制度。各地应保障“扫黄打非”进基层的必要工作经费,建立符合财务规范的经费管理制度。

19

19.“扫黄打非”基层站点重点宣传什么?

  ①“扫黄打非”相关知识;

  ②未成年人保护常识;

  ③专项行动进展;

  ④“扫黄打非”重大活动情况;

  ⑤大要案及打击查处成效等。

20

20.“扫黄打非”基层站点开展宣传的主要载体有哪些?

  ①编印发送内容简洁、形式生动、方便携带的书签、传单、折页等宣传品;

  ②相对固定、面向群众的“扫黄打非”宣传专栏、宣传板和显示牌等;

  ③有条件的地方创办面向群众的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

  ④在村(社区)联欢和送戏、送文艺演出、送电影下乡等公共文化活动中,组织群众编排演出“扫黄打非”相关内容的小品、戏曲、微电影等;

  ⑤与“扫黄打非·护苗”专项行动结合,开展“绿书签”活动进校园,通过征文、漫画比赛等方式,让中小学生了解“扫黄打非”,并通过他们吸引教师、家长等群体的参与和支持。

21

21.“扫黄打非”基层站点日常巡查重点关注的点位有哪些?

  ①书店特别是学校周边书店;

  ②小商品批发市场;

  ③“一元”店、文具店;

  ④寺庙场所;

  ⑤旅游景区经营的市场;

  ⑥夜市场所;

  ⑦报刊亭、打字复印店;

  ⑧火车站、汽车站、码头等交通枢纽;

  ⑨医院及周边;

  ⑩城乡接合部集市。

22

22. 基层站点日常巡查重点关注的线索有哪些?

  重点巡查相关点位有无店铺、游商、地摊或个人,销售、传播涉“黄”涉“非”文化产品行为、现象,重点包括:

  ①攻击、丑化、歪曲党、国家、军队及领导人的出版物;

  ②淫秽色情出版物、淫秽色情视频(下载);

  ③含暴力恐怖、封建迷信等内容的出版物;

  ④非法少儿类出版物;

  ⑤盗版图书、非法报刊。

23

23. 不同点位重点检查哪些内容?

  对书店、书报刊批发市场等场所的查看,重点检查刊物、儿童读本图书(绘本、识字、认图)、动漫游戏类和明星写真集的图书等。

  对文具店、“一元”店的查看,首先查看所售书、报、刊是否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其次看销售书、报、刊封面、版权页等有无违规等情况。

  对手机维修店、音像下载店的查看,重点看是否有提供盗版现象。

  对中、小学周边书店的查看,重点看销售动漫游戏类和明星写真集的图书,以及玄幻类的网络图书等情况。

  对宗教场所的查看,看有无经营摊点出售或赠送的标注有港澳台或境外某某出版社编写的宗教图书、光盘;寺庙周边有无发放宗教图书及宣传品情况。

  对小商品批发市场、旧书市场、电子旧货市场、夜市的查看,采用错时暗访检查方式,看是否有个别商铺夹杂销售盗版(淫秽色情)光盘或非法图书。

  对打字复印店等部位查看,看是否有正在承印教辅资料。

24

24. 基层“扫黄打非”点位日常巡查发现线索处置流程?

  现场研判-当场处置 ( 对迹象性、数量较少、性质轻微的涉嫌违法违规行为予以制止或者纠正 )

  及时上报(对数量较多、性质严重、情节恶劣的,第一时间向有关执法部门报告)

  记入台账(明确巡查人员、时间、地点、数量、涉事人员、处置结果等主要信息)


D
工作常识
25

25.“扫黄打非”工作涉及的出版物主要指哪些?

  这里的出版物主要指报纸、期刊、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等。

26

26. 出版物主要有哪两种分类?

  按照产品形式:纸质出版物、音像出版物、电子出版物。

  按照是否合法:合法出版物、广义的非法出版物(包括狭义非法出版物和违禁出版物)。

27

27. 什么是狭义非法出版物?

  ①未经批准擅自出版、印刷或者复制的出版物;

  ②伪造、假冒出版单位或者报刊名称出版的出版物;

  ③非法进口的出版物。

28

28. 如何简单识别非法出版物?

  一是人工识别:①查看封面、插图和广告;②查看版权页;③查看标准书号;④查看书刊征订发行委托书;⑤查看新书征订单;⑥查看图书纸质及印刷质量;⑦查看卖书人及售价。

  二是借助工具:①“扫黄打非”客户端;②相关网站查询。

29

29. 未经批准擅自出版、印刷或者复制的非法出版物常见表现形式?

  ①在社会上公开发行的、不署名出版单位或署名非出版单位的出版物;

  ②其它非出版单位印制的供公开发行的出版物;

  ③以“买卖书号、刊号,违反协作出版、代印代发规定从事出版投机活动”,印制的出版物;

  ④未经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批准,擅自编辑出版“内参”或内部信息资料;擅自公开发表、出版、发行内部涉密信息或境外媒体的报道、文章,以及互联网上未经证实的信息出版物;

  ⑤出版单位以外的单位、个人出版的“名录类”出版物;

  ⑥未经批准擅自印刷或者复制的境外出版物;

  ⑦除国家批准进口的制成品外,凡在市场上销售的没有来源识别码的光盘。

30

30. 伪造、假冒出版单位或者报刊名称出版的非法出版物常见表现形式?

  ①伪称根本不存在的出版单位,印制的出版物;

  ②盗用国家批准的出版单位的名义,印制的出版物;

  ③盗印、盗制合法出版物而在社会上公开发行销售的出版物;

  ④承印者以牟取非法利润为目的,擅自加印、加制的出版物;

  ⑤被明令解散的出版单位的成员,擅自重印或以原编辑部名义出版的出版物。

31

31. 什么是违禁出版物?主要指含有哪些违禁内容?

  

含有《出版管理条例》相关禁止内容的出版物。主要有:

  ①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②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

  ③泄露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安全或者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

  ④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或者侵害民族风俗、习惯的;

  ⑤宣扬邪教、迷信的;

  ⑥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

  ⑦宣扬淫秽、赌博、暴力或者教唆犯罪的;

  ⑧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⑨危害社会公德或者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

  ⑩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的;

  以未成年人为对象的出版物含有诱发未成年人模仿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和违法犯罪的行为的内容;

  以未成年人为对象的出版物含有恐怖、残酷等妨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

  攻击中国共产党,诋毁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丑化人民军队的。

32

32. 邪教组织非法宣传品主要指哪些“邪教”?

  ①法轮功;

  ②呼喊派,包括其演变出的“常受教”、“中华大陆行政执事站”、“能力主”、“全能神”等派系。其中“全能神”,又称“东方闪电”(Eastern Lightning Cult)、“七灵派”、“女基督派”、“实际神”等。

  ③门徒会,又称“旷野窄门”;

  ④全范围教会;

  ⑤灵灵教;

  ⑥新约教会,包括“耶稣基督血水圣灵全备福音布道团”(血水圣灵);

  ⑦观音法门,包括其演变的圆顿法门;

  ⑧主神教;

  ⑨被立王;

  ⑩统一教;

  三班仆人派;

  灵仙真佛宗;

  天父的儿女;

  达米宣教会;

  世界以利亚福音宣教会。

33

33. 宗教类出版物的出版发行有哪些规定?

  ①供教徒内部使用的经书、典籍或者教义、教规等印制品 , 由宗教团体根据需要提出申请,省级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审批 , 并报省级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备案 , 办理内部准印手续。

  ②宗教出版物只能在政府批准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发放、销售。

  ③出版单位出版以经书、典籍和教义、教规等为基础编写加工出版物,事前须经省级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和省级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审核。

  ④正规出版的宗教出版物应该在具有出版物经营资质的场所销售。

  ⑤涉及宗教内容的出版物不得含有下列内容:破坏信教公民与不信教公民和睦相处的;破坏不同宗教之间和睦以及宗教内部和睦的;歧视、侮辱信教公民或者不信教公民的;宣扬宗教极端主义的;违背宗教的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的。

34

34. 印刷活动有哪些分类?

  从印刷的类别来说,主要包括三大类:出版物印刷、包装装潢印刷品印刷和其他印刷品的印刷。

  ①这里所称出版物,包括报纸、期刊、书籍、地图、年画、图片、挂历、画册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的装帧封面等;

  ②包装装潢印刷品,包括商标标识、广告宣传品及作为产品包装装潢的纸、金属、塑料等的印刷品;

  ③其他印刷品,包括文件、资料、图标、票证、证件、名片等。

35

35. 新闻“三假”及新闻敲诈违法活动常见表现形式。

  ①编发虚假报道;

  ②有偿新闻、有偿不闻、新闻敲诈等;

  ③利用职务影响和职务便利要求采访、报道对象及相关单位和人员做广告、订报刊、提供赞助等;

  ④其他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扫码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