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平底罐、斩妖剑、明铜鼓……丽江博物院的一万余件文物你见过吗?

2023-05-18 17:54:12 阅读量56208 字数2137



你有没有想过这些问题

☟☟☟

我们是谁?

从哪里来?

将要到哪里去?

为什么在这里?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曾经的历史在漫漫时光中归于沉寂

那些带有历史印记的文物

变成了历史存在过最好的证据

它们将告诉我们

过去的那些人和事


有人说

了解一座城的最好方式

便是走进博物馆

那里的文物将会为你讲述

一段段尘封的历史


丽江市博物院

是一所以收藏、整理、研究宣传

展示丽江境内的历史文物

传承和弘扬地方民族文化

主要职能的综合性博物馆

收藏各类文物12000余件

共有国家一级文物67件

二级文物23件

三级文物333件

馆藏东巴文化文物近3000件

是收藏东巴文化文物数量最丰富

门类最齐全的博物馆

从纳西族起源、东巴文化的发展等方面

博物院通过出土的部分文物、古籍文献

书画工艺品、服饰等

将过去的丽江和丽江的文化展示给世人


丽江市博物院都收藏了哪些文物?

这些文物要告诉我们怎样的一个丽江?

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东周平底罐

1985年征集于石鼓镇格子村。直颈,敞沿,丰肩,短腹,双耳连接肩腹和口沿,耳硕头,耳与口平,耳上端有中脊。肩上,耳上有两道线刻水波纹。平底,底部有粗布纹饰。陶质黑色,器型古朴端重。1990年4月省文物局鉴定为三级文物。


青铜山字格剑

剑柄螺旋纹,剑格有山字型。是西汉中期出现于滇西一带的非常有代表性的青铜剑。2014年12月被省文物局鉴定为三级文物。


东汉蜀郡铁锄

平面呈“凹”字型,刃作剑坡状,长方形銎,钝刃,顶下两侧各铸以篆体铭文“蜀郡”坡中铸有汉简体“芳”字,铁锸完整,锈蚀不重。1995年12月国家文物局鉴定为一级文物。


南诏吐蕃碑

1992年3月石鼓镇格子发掘。裂缝长66厘米,宽4厘米。碑质为层岩石,碑上阴刻人物、动物等纹样,人物戴高冠,穿折叠裙,胸部造型突出,强调女性特征。碑两侧阴刻吉祥图案,碑中间刻有五行藏文。碑下部刻有一组人物,马、龙等纹样,为唐初吐蕃神川都督府之墓碑。1995年12月国家文物局鉴定为一级文物。


明铜鼓

此鼓平面曲腰,体形园墩,中空无底,侧附四耳,纹饰奇丽。属麻江型,形体扁矮,鼓面小于鼓身,无青蛙等立体装饰,微有唇边,腰起突棱,有明显界限,足外侈,鼓耳两两相靠(有一耳已残)。饰绳辫纹,鼓面中央有十二芒的光体,芒面有(蝉)纹。流行年代是宋元至明清时期,从外地传入,一直存放在文峰寺内,解放后,文化部门接管了文峰寺,原丽江县文峰寺保管员需那喇嘛及文化馆杨子美同志便在上世纪60年代把铜鼓收存至丽江县文化馆。1984年丽江县博物馆成立,该铜鼓成了难得的藏品之一。1995-12-5国家文物局鉴定为一级文物。


明青铜带盖玉壶春瓶

撇口,颈细长,杏圆状垂腹,直足,塔型盖。此为宋、元、明时期流行的玉壶春瓶式样,取“玉壶先春”之意。兰伟先生捐献,2012年3月省文物局鉴定为三级文物。


明斩妖剑

传世文物,原为木氏土司庙宇器物,玄武大帝塑像所持之法器。明代铸造,铜质。剑上作精致的走银“北斗七星”,近剑格的柄上也作走银的方印章形“杀鬼万千”四个篆字。铸于明嘉靖乙巳年(1545)。长137厘米,宽10厘米,重10.2千克,剑柄断裂。


明末永历宝山州印

南明政权颁发给丽江宝山州的一方从五品官员所用的官印,铸于永历十年(1656)。1984年出土于丽江古城大研街道办事处文明村。印铜质,方形,印面边框较宽,阳刻“宝山州印”四字,九叠篆书。背面右侧刻“永历十年九月礼部造”,左侧刻“宝山州印”“永字叁仟伍佰拾柒号”。


清末东巴文书

记录咸丰十一年(鸡年)七月十五,汝盘罗的余恒和阿吾两个把小溪边都赤窝咒的地,以前就送了盐和茶,但鸡年那年盐和茶不足,又送了盐和茶,先后送了三次,以后不许有争议。见证人是汝盘罗家族的阿普衣端若,酬金给了二两银子。记录人是窝督窝勒普,非常明确的做了,酬金给了一两银子。


清代东巴神像图“优麻”

质地为布,是卷轴画,主要运用纳西族传统绘画技法。主尊优麻战神一手持刀,一手持三叉戟,身穿老虎皮,双脚踩着两个鬼,上部绘有两尊大神,左右分别有不同形态的神像和动物像。主要用于禳鬼类仪式。1997-7-27省文物局张永康、马文斗鉴定为三级文物。


民国方印“宣慰丽永藏边红黄教喇嘛印”

清方型五角长柄铜印,高12.3cm,边宽6.5cm,阳刻“宣慰丽江永藏边红黄教喇嘛印”十三个篆字。是丽江清代藏传佛教的重要文物。2014年12月被省文物局鉴定为三级文物。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为“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为更好地宣传丽江的历史和文化,普及博物馆知识,丽江市博物院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在市博物院门口摆摊设点,为过往市民及游客书写东巴书签、发放博物馆宣传资料,同时市民和游客还可以在现场体验拓片制作,亲自感受东巴文化的魅力。



丽江市博物院办公室主任张潇月介绍:“丽江市博物院是今天博物馆日活动的主会场,我们还在玉水寨设置了分会场,从5月1日开始就已经在进行博物馆日的宣传活动,只为让更多的市民和游客认识博物馆,了解丽江的文化。”


文物没有呼吸

却有不朽的灵魂和生命

穿越千年与我们相逢

在丽江市博物院收藏的文物

还有很多很多

让我们走进博物馆

去感知了解它们吧


记者/雷凤娇

编辑/林 彤

责编/和众学

新闻热线/0888—5122344

©丽江市广播电视台

(发稿编辑:雷凤姣)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扫码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