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巢引凤来 共促云岭兴 ——“二〇二三全球华商聚云南”活动商务考察团赴普洱市、西双版纳州考察洽谈记

2023-09-28 15:39:35 阅读量13243 字数4413

普洱市推介会现场

考察团了解普洱茶文化
西双版纳州曼丢傣家古寨内傣族姑娘为考察团成员戴上香囊送上祝福
考察团在西双版纳州龙乐控股集团考察
普洱市推介会现场,普洱咖啡成为焦点。


金秋九月结硕果,云岭大地盛事多。

9月21日,由致公党中央、中国侨联、云南省政协共同主办的“2023全球华商聚云南”活动在昆拉开帷幕,由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代邀的华商、侨领陆续抵昆,准备开启活动第一阶段的商务考察之旅。

9月22日上午,第一阶段商务考察团分为两个组前往不同州(市)开展考察活动,其中一组乘坐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赴普洱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等州(市)实地考察高原特色农业、文化旅游业、生物医药业、大健康产业等项目,以侨为“桥”,以商兴业,共谱云南发展新篇章。

独特资源优势带来合作意向

9月22日中午,考察团抵达普洱市,中华普洱茶博览苑便是本次普洱之行的第一站。

“看了漫山遍野的茶园,除了震撼其美,突然有了一种‘居于山间闲归田野’的冲动。”日本亚洲通讯社社长徐静波感慨万千,“这是我第一次到普洱,但对普洱这个地方一点也不陌生,因为普洱茶在日本十分受欢迎。”

徐静波认为,随着“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成功申遗,普洱茶将在世界大放异彩,普洱茶走向世界、融入世界,将会有更多人通过这片神奇的东方树叶感受到普洱之美、云南之美、中国之美。他也将向更多日本朋友介绍普洱、介绍云南,为云南经济建设引入更多“活水”。

普洱不仅是“世界茶园”,也是“中国咖啡之都”。考察团了解到,近年来,普洱市立足资源禀赋,加快培育优势特色产业,重点围绕构建茶叶、咖啡、中药材、林果、肉牛、生猪等“6+N”农业产业体系,不断优化农业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和布局,推动产业向重点区域集聚。特别是在发展咖啡产业方面,普洱已取得了十分亮眼的成绩,成为全国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质量最好的咖啡主产区。目前,茶叶、咖啡已成为普洱特色产业,为普洱市聚焦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实施产业强市战略提供了坚实基础。丰富的资源为普洱市做大资源经济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考察团成员增添了投资信心。

“普洱一定会吸引全世界的投资目光!”在普洱市举办的推介活动中,丰富的推介项目引发了考察团成员的关注和共鸣。

“普洱市最大的资源是生态与自然环境,最能体现普洱差异化特色的产业是茶和咖啡。”不少考察团成员表示,将通过宣介,帮助推进普洱市思茅区南岛河咖啡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等多个项目落地,帮助引入更多的茶咖领域精深加工、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入驻各园区,在销售端让高品质的普洱咖啡搭上优势渠道资源的“顺风车”,驶入品牌化、国际化发展的“快车道”。

“云南的康养旅游资源丰富程度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具有很强的后发优势。”来到普洱倚象山营地暨半山酒店,考察团深刻感受到了云南康养旅游业态发展的巨大潜力。

普洱市是全国森林康养基地建设试点市,围绕“生态宜居之城、健康养生之地、普洱茶文化之源”的新定位,主动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推进“文化旅游+农林、体育、大健康”等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全力推进建设国际康养旅居目的地,打造“养在普洱”新品牌。

如今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普洱市也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以聚焦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澜沧江沿岸风光、无量山和哀牢山森林系统等世界级旅游资源,抓住普洱景迈山景区列入全省10个世界级旅游景区和普洱整董(亚洲象)列入10个世界级旅游度假区的机遇,谋划推出一批生态旅游引擎项目、重点项目,打造澜沧江沿岸休闲示范区、思宁一体化康养旅游区,推进松赞系列酒店、江城勐桑洛等重点文旅项目建设,招引投资建设一批五星级酒店、高等级民宿,做实“森林+旅游”“茶咖+旅游”“研学+旅游”“节赛+旅游”“互联网+旅游”五篇文章,精心打造一批高端度假康养旅游综合体和一批特色精品旅游线路,全面提升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水平。

“我们对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表示由衷的祝贺。”洪式太极传承人洪卫国对普洱康养产业发展充满期待,“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与太极拳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推进云南康养产业发展上,要探索两者互融互促的路径。”

共商人才引进培育

园区兴产业,产业兴云岭。产业园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做大做强园区经济,对于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也是推进落实我省“3815”战略发展目标的重要抓手。

一个地方产业园区的数量和质量往往代表着区域经济发展情况。经过多年发展,普洱市先后培育了思茅产业园区、景谷产业园区、孟连边境经济合作区3个省级产业园区,规划布局了绿色食品、矿产和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形成了一定经济规模,受到考察团关注。

9月23日,考察团一行来到西双版纳州,通过实地考察曼丢傣家古寨、龙乐控股集团、西双版纳州傣医医院,详细了解当地产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西双版纳州依托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承接产业转移,加快文旅康养、普洱茶、天然橡胶、生物医药(傣医药)、热带水果(坚果)、口岸经济、数字经济7个重点产业发展,推进中老铁路沿线开发建设,重点培育勐海产业园区、景洪产业园区、勐腊(磨憨)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2022年,全州实现工业总产值247亿元,完成工业投资38.92亿元,进出口总额 71.15亿美元。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考察团认为,发展壮大园区经济离不开科技与人才。

“我们期待与云南在科技创新和教育培训等领域开展深层次的合作。”本次考察团成员中不乏拥有海外孵化器、产业基地等优质平台的相关企业集团负责人。他们表示,将充分发挥助力人才引进培育、企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创新方面的优势,通过加深与云南的合作,为做好云南招才引智工作作出更大的贡献。

人才的引育问题也引起了俄罗斯中国国际学校校长吴昊的关注。他希望以本次活动为契机,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进一步加强与云南高校之间的交流,积极探索与云南开展国际教育领域深入合作的新模式,携手共建高质量人才引培平台,为云南教育走进俄罗斯、俄罗斯教育走进云南做好更多牵线搭桥工作,也为云南科技人才引培贡献一份力量。

“近年来,我们还通过全俄文杂志《中国新闻》向俄罗斯讲述中国故事,过去的杂志中也多次介绍过云南,引起了俄罗斯读者的关注。通过本次考察,我对云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做好宣介工作、提高云南在俄罗斯的知名度提供了助力。我们也会继续利用好这一平台,推出更多关于云南的内容,发挥好平台传播作用,介绍好云南的风景、人文、产业,向俄罗斯推介好云南。”吴昊说。

口岸经济引八方客商

“乘坐这趟‘绿皮火车’去我们向往的地方,是最让我们惊喜的一点。”

“八、九年前,我曾到过云南,要说变化,交通的发展最令我惊讶。”

……

本次考察旅途中,华商、侨领们通过乘坐中老铁路专列感受到了这条国际大动脉的独特魅力,惊喜又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

铁路一通,百业兴隆。

中老铁路的通车运营,为沿线经济带的发展注入了澎湃动能,让更多沿线企业享受到这条“黄金大通道”带来的机遇和红利,让云南的口岸经济、现代物流,以及由此辐射的国内国际贸易、产业园区等取得了飞跃发展。

西双版纳是区位优越的开放之州。近年来,西双版纳州紧扣全面提升口岸功能、做大做强口岸经济、推动口岸城市建设发展目标,持续深入推进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还制定了口岸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目前,西双版纳州已先后建成通往老挝的磨憨公路口岸和磨憨铁路口岸,通往缅甸的打洛公路口岸,通往老缅泰等国的景洪港水运口岸、关累港水运口岸以及西双版纳国际机场航空口岸等6个国家级口岸。同时,还分别有中老边境的勐满、曼庄、新民、勐润、朱石河、勐伴6条中老边境通道,以及勐龙、勐宋、巴达和布朗山4条中缅边境通道。西双版纳州已成为全省唯一拥有“水、陆、空、铁”国家级口岸的州(市),口岸经济发展前景不可估量,未来大有可为。

不少考察团成员表示,随着国际大通道的贯通运行,尤其是中老铁路通车,西双版纳州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开放优势与招商引资结合,必将迎来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历史性机遇。将加强与西双版纳州有关部门、企业的沟通对接,推进合作意向尽快落地。

目前,云南现代物流产业抢抓中老铁路开通机遇,在重点建设大宗物流、口岸物流、快递物流、冷链物流、装备物流、跨境物流园区运营等项目方面大有可为。通过考察,SLC集团顾问刘丽达表示,她将及时把这些信息告诉俄罗斯的朋友们,希望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助力云南经济发展。

云南——投资热土、兴业沃土、创业乐土,正以开放之姿诚邀更多朋友的到来。



记者手记

三张云南“金名片”引考察团频频点赞

■ 本报记者 董荣蓉

9月21日至23日,“全球华商聚云南”活动第一组商务考察团赴普洱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考察洽谈。一路惊喜、一路感叹,云南以全新面貌向考察团递出三张“金名片”,引得华商、侨领们频频点赞。

中老铁路:云南招商引资“金名片”

“Surprise(惊喜)!”是考察团成员洪卫国对云南的第一印象,坐上新时代“绿皮火车”——中老铁路客运专列让他切身感受到了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度。

火车一响,黄金万两。正值云南加快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时期,中老铁路这条奔涌的“大动脉”为沿线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天时地利人和。”是洪卫国对当下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看法。“是时候了!”洪卫国说,“黄金通道”蒸蒸日上,云南招商引资也借这股东风实现新突破,未来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之路必将越走越宽。

“左手咖啡右手茶”:云南绿色产业发展“金名片”

在普洱市,考察团实地考察以茶为主题。绿意盎然的万亩茶园景观以及景区内的全流程制茶体验项目,吸引了考察团一行体验、拍照,大家对普洱茶产业发展新业态和普洱茶文化的魅力有了更加直观的理解,“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成为考察团热议的话题。

日中企业投资促进会名誉会长、武汉江城泽源生态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江鹰了解到,普洱生态茶林通过种植香樟树等,在防风防水土流失的同时,还有效发挥了生物防治病虫害作用。考察团认为,这是云南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一个具体案例,为世界环境保护问题提供了很好的“云南方案”。

民族医药文化:云南民族文化传承发展“金名片”

考察团的最后一站是西双版纳州傣医医院,这是全国首家以傣医药为特色,集西医、傣医、中医和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三级民族医院。

考察团通过对医院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对医药学自成理论体系的傣医学术表示赞叹,并探讨了投资进行产业化开发的可能性。不少华商表示,将再到西双版纳州,对傣医学术作进一步研究并与当地人员进行交流。

民族医药的繁荣发展,不仅得益于云南丰富的生物医药资源,同时也是民族团结之花在云岭大地盛开后结出的璀璨文化硕果。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塞尔维亚中国中医药协会会长薄秀花表示,将以本次考察为契机,继续推动中华医药文化不断发展,走向世界。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扫码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