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旅行中,拥抱陌生
寻找惊喜,期待未知
在博物馆,窥探历史
感受过去,审视现在
当旅游遇上博物馆
是文化传承与旅游融合的无限可能
欢迎收听丽江市融媒体中心特别节目
博物知旅

博物馆、图书馆,是一座城市社会生态糸统里的标配。恒裕公民居博物馆从2010年自发成立至今年已有14年。2016年纳入丽江古城文化院落。从此开始形成"公助民办"的优良运转模式。也是政府与民间共做文博的标杆创举。
▲恒裕公民居博物馆负责人 阿六叔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恒裕公民居博物馆的负责人阿六叔和大家一起聊聊“恒裕公”的前世今生,走进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里“活着”的博物馆。


恒裕公,古城里一家宝藏私立民居博物馆,从时光深处走来,藏着讲不完的故事。主人阿六叔喜欢讲故事,可院里的草木、花石、砖瓦、青苔……仿佛都比他还要会讲。
始建于1875年,阿六叔家的院子快150岁了。斑驳的院墙似乎在诉说着它来时的路,走进它的怀里,一物一景,更是把人带进了一个岁月沉淀下来的寂静世界。走进恒裕公,一个典型的纳西族“四合五天井”民居映入眼帘,整个老宅由正房、下房、左右厢房四坊房屋组成封闭式四合宅院,老宅有五个天井,除中间一个大天井外,四角还有四个小天井或漏间。
历史上,丽江古城曾是茶马古道上的重镇,是整个西南地区重要的战略物资要地。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李氏家族抓住时机在这里创立了“恒裕公”商号,渐渐累积了不菲的家资,成为丽江古城的一个大家族,并于1875年建设了属于家族的宅院。从书香门第、教育世家到从商,几百年中李氏家族从没有放弃读书,营商的背后是一部儒商创业史。



恒裕公原本是纳西族李氏生意商号,传承至今已有一百多年,久而久之,这座老宅便也被称为“恒裕公”。老宅院落占地666平方米,自建成以来一直为李家世代居住和经商所用,历经149年仍保持了原始的古朴与精美。受到明清时期民间营建制度的限制,李家祖上在设计和建设宅院时充分利用土地,巧妙布局,使院落建筑与四个大小天井相互呼应,将居住、生活、经商、休闲等各项功能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独特的纳西族庭院文化景观。
阿六叔名叫李君兴,因为家中排行老六,朋友们便喜欢叫他阿六叔。走进恒裕公民居博物馆,阿六叔“数家珍”地介绍着老宅的历史和遗存的物件。这座老宅是他的曾祖父兴建的,传到他这一代已经历四代。四百多年前,李氏先祖因知识渊博,被当时丽江的木府土司从南京聘请,担任木府土司的文书管理和国学教育的老师,并监管木府万卷楼。从此以后,李氏一族在丽江开枝散叶,历代家族中总共出了四个举人,并都从事教育工作,成为了丽江颇负盛名的“教育世家”。
在恒裕公民居博物馆天井中的铜钱图案中心有一块凸起的“绊脚石”,蕴含着李氏家规家训:图案天圆地方,寓意做人做事要外圆内方。阿六叔骄傲地说:这就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传承到现在,在李氏家族中,每年都有一个特殊的日子,家人要带孩子踏过这块“绊脚石”,提醒晚辈面对金钱要取之有道。也教育着每一位走进博物馆的人:不要为钱财所累!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阿六叔常说,家风是一个家庭最重要的“不动产”,是比金钱更能流传久远的精神财富。比守护祖业更让阿六叔满足的,是对家风家训的传承。

改革开放后,外商涌入内地,曾有国外商人开出高价,想购买“恒裕公”的宅院和正厅六合门上的雕花,被阿六叔的父亲断然拒绝。近年来,“恒裕公”的价值不断飙升,甚至有人开出1.3亿元的高价,阿六叔依然不为所动。在他看来,老宅既是家族的精神图腾,也是家风的传承载体。
阿六叔和妻子和秀云干活勤快,把家中大小事打理得井井有条。在最困难的时候,夫妻俩靠卖米线小吃养家糊口,虽然生活艰辛,但他们始终拒绝靠老宅换取财富。
夫妻俩认为,李氏祖辈也曾历经磨难,但仍凭借着辛勤劳动走出困境。如今,两人勤俭持家、开源节流,终于渡过难关。2022年,李君兴家庭荣获全国“最美家庭”和云南省“最美家庭”称号。
为全身心投入祖宅保护,阿六叔在2010年辞去了公职,决定将“恒裕公”打造成博物馆。2012年,得益于相关部门和爱心人士的支持,“恒裕公”丽江古城私立民居博物馆正式挂牌,阿六叔任馆长。
他将祖辈留下的物件陈列出来,供人免费参观。成千上万的游客慕名前来,让这座百年老建筑重新焕发生机。2018年,“恒裕公”丽江古城私立民居博物馆被授牌为古城区政德教育基地,每年约有上万名游客此参观学习。


把根留住,把根留住!阿六叔爱这片土地,爱得深沉;爱六叔眷恋这一方山水,恋情无边!
如今的丽江,正是因为有了如阿六叔一般的有识之士坚守,我们才可以继续触摸到古城源远流长的文脉,与丽江古城作一次近距离的对话。


站在“恒裕公”老宅天井中,静静地聆听风的声音,放眼四望建筑的格局,古朴的老门窗依然保留了149年前的原貌。雕梁、窗花精美华贵,书卷和文人气质蕴含其中,让人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古城的气魄和底蕴。

每天上午9:00阿六叔会准时“秒开”
恒裕公民居博物馆的大门
欢迎四方的宾朋到家里来坐坐
讲讲家里的故事,品品家中的美食
博物馆日 不能错过的“恒裕公”

采编:杨敏
责编:白万朝
终审:李霞
(发稿编辑:广播中心)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