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城区人民医院内镜中心医师 康 树
提到消化内镜,我们往往想到胃肠镜检查。但在消化内镜中,还有一种同胃肠镜原理相似的神奇技术—ERCP。 伴随人们饮食结构、生活方式的不断转变,致使胆系疾病患者越来越多,且胆囊结石并发胆总管结石的患者占比 20%,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急性胆囊炎、胆汁外漏等严重并发症,对生命健康造成威胁。很多患者患有胆道系统疾病或胰腺方面的问题时经常会听到医生建议做ERCP。 ERCP,全称是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它同胃镜原理相似。通俗来讲,就是从嘴巴插入一根类似胃镜的十二指肠镜,一直插入到十二指肠降段,找到十二指肠乳头,这里连通胆总管,通过此处我们可以逆向往胰胆管中注射造影剂。在造影下,可以观察到胰胆管的病变或操作器械进一步手术治疗。 优点 微创:ERCP可以经自然腔道处理胆胰疾病,甚至胆囊疾病,没有破坏正常的生理解剖结构,甚至都不需要像腹腔镜一样打孔,因此,创伤性最小,特别是对年老体弱不能耐受外科手术的患者来说,都是特别好的。 可重复手术:对于胆管结石,胰管结石患者,因为内环境紊乱、结石体质,即使取干净了,也容易再长结石,不能做了一次外科手术后再做,这样就疤痕累累了,到处都有粘连,但我们可以多次重复做ERCP,伤害最小。 目前,ERCP既可以应用于疾病诊断,也可以在其基础上进行一些手术治疗。 诊断:ERCP可用于十二指肠乳头、肝内外胆管、胰腺等疾病的诊断。如胆道各部位的结石、胆道蛔虫病、肝外胆管癌、壶腹癌、慢性胰腺炎、胰腺囊肿、胰腺癌等。 治疗:以ERCP为基础,还可以进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胆总管取石术、内镜下鼻胆汁引流术、内镜下胆汁内引流术等微创治疗,解决患者疾病。以胆总管取石术为例,即通过经口的十二指肠镜实施ERCP,可以不开刀就将结石轻松网出,解除胆道梗阻。 ERCP的适应症包括: 1.梗阻性黄疸 2.胆道结石 3.胆道肿瘤 4.胆道术后综合征:经ERCP可确诊,如残石、狭窄 5.胆道畸形或损伤 6.胆道蛔虫 7.胰腺疾病:胰管狭窄,胰管结石,合并胆道梗阻,胰腺囊肿,假囊肿或脓肿 8.原因不明的胰腺炎 9.Oddi括约肌测压 10.胰管或胆管的组织活检 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ERCP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检查之中,已经被广泛的利用于临床治疗当中: 胆总管结石:通过经口的十二指肠镜行ERCP可以将结石轻松取出到肠道里,这就是常说的“口中取石”。 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经EST和经鼻胆管引流(ENBD)、内支架引流(ERBD)有效地引流出感染的胆汁,迅速降低胆管压力,降低并发症和病死率。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特别对重症胆源性胰腺炎,及时行EST减压和ERBD、ENBD引流胆汁,可明显降低死亡率。 手术后胆汁外瘘:胆囊切除术或胆管切开术后早期发生胆瘘,行ERCP后置入支架到达瘘口近端,胆汁引流通畅后胆管瘘口一般能在几天内封闭,可以替代危险性极高的胆管再探查手术。 晚期壶腹周围癌的减黄:行ERCP后引流胆汁,缓解黄疸,提高生存质量。 1、有上消化道狭窄、梗阻,估计不可能抵达十二指肠降段者; 2、有心肺功能不全等其他内镜检查禁忌者; 3、非结石嵌顿性急性胰腺炎或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期; 4、有胆管狭窄或梗阻,而不具备胆管引流技术者; 5、对碘造影剂过敏。 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目前ERCP已广泛应用于胆胰相关疾病的检查、治疗,对高龄或其他特殊患者较为友好。古城区人民医院内镜中心配备了精良的内镜设备,科室团队成员不断提升技术,为守护好消化疾病患者健康竭尽全力,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奋勇前进。若大家有ERCP相关检查及治疗的需求,可到古城区人民医院挂号胃肠外科门诊咨询医生。

采编:徐 蕾
责编:赵文立
终审:李 霞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