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课本剧大赛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相关重要指示,喜迎新中国成立75周年,展现丽江青少年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少年的精神风貌,中共丽江市委宣传部、丽江市教育体育局、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从2024年7月至2024年9月底,将持续举办《“一滴水经过丽江”丽江市第五届中小学生课本剧大赛暨第四届幼儿园童话剧大赛》。本次活动由丽江市所有学校、一区四县中小学生共同参与,分为县级初赛、市级复赛、市级决赛三个阶段,通过广播剧、情景剧、舞台剧、小品、歌舞剧、诗歌朗诵等形式展现“我和我的祖国”精选的绘本和中小学教材课文内容。
本期课本剧大赛精彩节目展播带您走进古城区祥和学校。
▲点击收听音频
剧情介绍
《青春中国》这出课本剧目以清朝晚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时间线为轴,今昔对比的艺术手法,以留美幼童五四运动、乡村支教等重要历史背景和线索,以民族觉醒和中华崛起为落脚点。再现中华民族从醒过来、站起来到强起来的发展历程。此次作品不仅是特别的国庆献礼,也是致敬革命先烈,缅怀时代英雄,传承红色基因,传播红色文化,展现有理想、有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少年。
▲9月20日,课本剧《青春中国》执导老师喻凤仙介绍节目情况。(祥和学校 供图)
剧情中还穿插了五年级上册《少年中国说》,旨在让孩子们明白,青春中国需要每一位中国少年的参与与守护,美好生活是靠努力奋斗来的,让新时代的他们有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让红色文化得以传承,得以发扬。
▲9月20日,课本剧《青春中国》排练现场。(祥和学校 供图)
▲9月20日,课本剧《青春中国》排练现场。(祥和学校 供图)
通过参演课本剧,从扮演的角色和经历的故事中,同学们深切地感受到“爱国”二字是神圣的。其顾名思义就是热爱自己的祖国,它是一种崇高而无私的感情,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9月20日,课本剧《青春中国》排练现场。(祥和学校 供图)
参演学生谈感受
参演学生潘逸阳:参演了这出课本剧,我收获甚多。在剧中,我饰演一位留美幼童,当时清政府为了把几位幼童送往美国,耗钱耗力。幼童不负众望,到了美国。他们努力克服语言上的沟通障碍,最终从名牌大学毕业。我想送各位同学一句话: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我时常问自己,什么是五四精神?对于我们来说,五四不仅仅是书本上的历史事件,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情怀,是一种意志,是一种传承。热血爱国的青年,用他们的青春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唤醒沉睡中的中华民族,开启新民主主义的新篇章,时刻提醒着我们要勿忘国耻,吾辈自强。


参演学生木辰盺:爱国就是要对祖国忠诚、热爱。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我们要树立远大志向,珍惜美好时光,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争做爱党爱国、自立自强、奋发向上的新时代好少年,努力成为堪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材。
学校简介:古城区祥和学校是经丽江市政府、区政府批准成立的一所公办九年一贯制学校,成立于2014年9月,学校占地面积100亩,建筑面积26825平方米。现有81个教学班级,其中初中部30个班,小学部51个班,在校学生近5000人,学校确立了“德育为办学之首,教学为教育之本,尊重差异,快乐成长”的新时期学校发展指导思想,秉承“文韵兴德,和气致祥”的校训,以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为目标,建强组织堡垒,夯实党建基础,推动党建工作与育人工作同心同向,共同促进,共同发展。
▲古城区祥和学校操场升旗画面。(祥和学校 供图)
▲祥和学校少先队辅导员和雪英老师介绍学校情况。(祥和学校 供图)
▲古城区祥和学校校园内。(祥和学校 供图)
采编:李婧
责编:赵文立
终审:李霞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