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相关重要指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展现丽江青少年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少年的精神风貌,中共丽江市委宣传部、丽江市教育体育局、丽江市融媒体中心持续举办的《“一滴水经过丽江”丽江市第五届中小学生课本剧大赛暨第四届幼儿园童话剧大赛》正式开始。本次活动由丽江市所有的学校、一区四县中小学生参与,从2024年7月起持续至2024年9月底,分为县级初赛、市级复赛、市级决赛三个阶段通过广播剧、情景剧、舞台剧、小品、歌舞剧、诗歌朗诵等形式展现“我和我的祖国”精选的绘本和中小学教材课文内容。
本期课本剧大赛精彩先看带你走进玉龙中学。
点击上↑方收听课本剧节目
在太安乡红麦村委会一块向阳的空地里,有一座无名红军墓。这座红军墓见证了当年红军过丽江途经红麦的历史,也留下了一段段军民鱼水情佳话。缅怀革命先烈,赓续红色血脉。本届课本剧大赛,玉龙中学为大家带来《红麦印迹——追忆峥嵘岁月 传承红色精神》。
玉龙中学学生在舞蹈教室排练课本剧《红麦印迹》。(杨敏 摄)
1936年4月24日,中国工农红军红六军团在军团长萧克、政委王震的率领下,由鹤庆翻山越岭进入红麦,红六军团到达红麦村时已是人困马乏,便在村中荒地里稍事休息。
玉龙中学学生在舞蹈教室排练课本剧《红麦印迹》。(杨敏 摄)
那时正值青黄不接的季节,村民们家里并没有多余的存粮,但他们见有的红军战士的干粮袋空着,就把家中仅有的一点燕麦炒面送给红军;见有的红军战士的衣服被树枝刮破了,就拿出针线帮忙缝补……红军战士看到有些穷苦村民没衣服穿、没被子盖,就把自己行军路上用的衣服、被子送给了穷苦村民。
玉龙中学学生在舞蹈教室排练课本剧《红麦印迹》。(杨敏 摄)
红军离开红麦时,中国工农红军红六军团首长将两名重伤员托付给村民,淳朴善良的村民收留了两位伤员,并答应一定尽力照顾好伤员。红军队伍走后,懂点草药的村民们每天轮流上山挖草药、煎成汤汁为伤员精心疗伤调养。其中一个伤员在伤情好转,能下床走动时追赶部队去了;另一位伤员虽经村民努力救治,但由于伤势太重,病情恶化,最终还是牺牲了。
玉龙中学学生在舞蹈教室排练课本剧《红麦印迹》。(杨敏 摄)
红麦村原名“堂郎坝”。当年红军到达丽江之前,“堂郎坝”久旱无雨,眼看麦子等小春作物歉收已成定局。红军来到堂郎坝后,春雨绵绵,久旱枯萎的麦苗似逢甘露滋润,茁壮成长,出乎意料地获得了大丰收。为纪念红军过“堂郎坝”,村里把名字改成了“红麦”,红军走过的大石桥也改为“红军桥”。
玉龙中学学生在舞蹈教室排练课本剧《红麦印迹》。(杨敏 摄)
“长征精神万岁,革命理想永存”。同学们将通过课本剧的方式,再现那段难忘的历史,共叙军民鱼水一家亲的温情,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精神。
玉龙中学始建于2007年,现有教职工215人,70个教学班,3522名学生,其中少数民族学生2606人,占近80%,主要承担着玉龙县民族生、黄山镇及来自全国各地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任务。有部分学生来自红色革命老区,学生由纳西、傈僳、藏族、普米、回族等十几个民族组成,各民族学生和谐共处,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是省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学校”。
玉龙中学校大门。(学校供图)
同时,挂牌成立“丽江红二·六军团八一红军学校”,引入红色教育品牌,为学校内涵发展注入强大的源泉。如今,玉龙中学已经发展成一所校园美丽,师资雄厚,设施完善,文化浓厚,民族团结的九年一贯制学校。
玉龙中学开展运动会,红军班入场。(学校供图)
更多本届课本剧童话剧的精彩内容,同步通过丽江融媒App、丽江新闻综合广播 FM106.2、丽江旅游交通广播FM97.7进行精彩展播,欢迎您的关注。
采编:杨敏
编审:杨四见
终审:李霞
【版权声明】本页面所涉及的任何资料的版权均属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本页面的任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