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虎跳峡的一点回忆

2024-11-15 19:50:53 阅读量6255 字数3289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刹那我就成了八十二岁的老人。回顾走过的历程,思绪万千,有些往事记忆犹新,那是我二十二岁时的事,现在已有六十年了。


1965年3月初,云南省副省长张冲来到丽江,前往大具金沙江虎跳峡考察。由丽江县委副书记李文明陪同,公安局派吕合高和一名武警战士做安全保卫工作、地区医院派黄姓老医生做随行保健服务、地区工程处派我和5名职工做金沙江虎跳峡开路工作。县政府还派了李秀琴随行做服务工作。


当天上午,我们背着行李到丽江宾馆集中。人到齐后,十点多我们分乘一辆吉普车、一辆货车出发。当时丽江到鸣音的公路只是土路便道,一路颠簸四个多小时才到达鸣音,再往前就没有公路了。鸣音大队干部接我们到粮食局休息吃午饭、车子也停寄在粮食局内。大队干部前来和李文明商量:今天住鸣音,明天就步行了。张冲知道这事后,说:“麻烦你们找匹骡子,骑马我有一手。并且我们今天就要到大具去。”李文明与张冲驾驶员说:“上午我们颠簸了半天,大家都累了,今晚住鸣音休息一下,由你同领导讲讲。”驾驶员回答:“领导说了,咱们还是听他的。请他们做准备工作吧。”大队干部就去找骡马去了。李文明在粮食局电话通知大具公社书记:我们下午四点后出发。时间已晚,请你们做好接应工作。


我们一路有说有笑地直奔大具。天黑的时候,我们的速度就慢下来了。快要下山完时,大具公社组织的人提着汽灯来接应我们。进入大具村庄时,张冲下马步行,进入公社大门时,有很多群众夹道欢迎,我们也忘了疲劳饥饿。公社书记及社长把我们安顿好后,就吃晚饭了。当时的生活条件是困难的,但给我们吃的像棉花似的白馒头及鸡蛋汤、炒洋芋,并且放开吃,我们很感动。饭后商量第二天的工作到晚上十一点多,就休息了。


第一天吃过早点后,公社书记及相关人员带我们前去探路,领导特派了警卫员以防野兽伤害。当我们爬到一座山顶往下看,只见蓝色的金沙江像一条小河静静地躺在山脚下。引路的人说:今天我们就是要去到金沙江边。这山势很陡,不小心踩滑了就有可能掉到金沙江里。同伴们也慢慢地往下走,我从未走过这样险陡的山路,只好抓着灌木一步一步往下滑。这段陡路大约两公里多,接下来就是一段平缓的地带,再往前走就有段大岩石挡住了,下面是金沙江。岩石板块很陡,我们只好在原地观望前面情况。还好,前面有松树林,地形也较平缓,离金沙江边也近了,我们只好就此休息,吃点带来的馍馍。江对岸是中甸县的核桃园,是一座很陡的悬岩陡壁,我们还看见十多只岩羊经过。最后,我们就原路返回大具了。


一进大具公社大门,张冲从楼上下来,并向我们敬礼,说:“同志们辛苦了。再问我今天有何收获?我如实说了我的感受:下金沙江边的山路太危险了,很陡,一不小心就有掉到金沙江的可能。我从来未走过这样危险的山路,脊背都发麻。张冲笑着说,头两天会害怕,过两天后就习惯了。


晚饭后,大家开会商量布置如何实施修路工作。并作出具体分工:一是公社发动民工30至40人,自带工具口粮、行李,住山上。(人多重叠施工不安全);二是公社负责炸药雷管引线,炮锤炮杆麻索等;三是我们六人负责修路技术指导工作,并参与到民工中共同实施;四是计划用五天时间修到金沙江边。


第二天,我们又去实地落实路网及施工方案。公社也落实了民工及所需用物品。第三天,我们开始修路。路网成之字型缓缓而下,路宽一米。分三组进行。前两天我们早出晚归,后几天我们也住在了现场。


难度较大的是那段大岩石,原计划打小炮炸出一条路,可才打了两炮就把岩石炸断落到金沙江里去了。我就改变方法,在上段只打炮眼,保留杆在眼内,砍来树杆水平地铺在炮杆上,一排四根,用麻索固定好,这段只有十多米长。最后一关是有一个高低台,有五米多高。幸好上面有松树,我们就利用松树把麻索捆在松树上,顺着麻索往下滑。四天半的时间,路就修到金沙江边了。


一到江边,看那滚滚江水汹涌澎湃。三月还是枯水季节,那露出的江底岩石旁,有被江水冲刷出的漩涡,直径有三至四米的漩涡有多处。那段江面也格外宽,估计两百多米。江两侧的是垂直岩石,估计高度也不低于三百米。好像似神话中天公开出一道神奇、雄伟的画卷。更奇特的是离江边近处有一个大岩洞,我有意丈量了一下,有八百多平方米。整个洞都被烟熏得黑黑的,还有干羊羹,似乎是曾经有人住过。后来听当地老人讲,那个洞以前是住土匪的。附近还有一个通天的山洞,我还睡过一晚。


第五天下午,我们回大具公社汇报路已修到金沙江边的事。张冲听后特别高兴。与李文明及公社领导研究后决定明天到金沙江边去。大具所有单位及社员停业一天,组织到金沙江虎跳峡参观。并要求社长邀请渡口老水手到江边来参加考察。


第二天一早,我们所有人员整装出发,张冲精神很好,一路上人很多,很多大具老人都未到过此地,这次路修通了就前来参观。我们爬到山顶后,张冲就下马要步行了。黄医生就测张冲血压,一路测了几次都稳定。黄医生就去扶张冲下山,张冲说,你背着药箱自身都难保。因为警卫员背着很多东西及武装。让小和来扶我,我主动去扶,他叫我先把他的裤脚编上来一节,然后我就牵着他的手,小心谨慎地一步一步往前走。走到陡坎处休息片刻,下陡坎时我抓着麻索先下一节,然张冲抓着麻索骑在我的肩上,两人慢慢地下到了平地,走不多远就安全到达金沙江边了。张冲就选一个江边大石头,警卫把他的披毡铺好,他坐下后说:我曾到金沙江虎跳峡几次都只能远处看看,今天第一次到江边,我很高兴,要喝一杯江水。叫警卫员去取水,黄医生在后面对警卫员说:“不能让他喝江水,你把背壶中水倒出来冷却后给他,周围人多,他看不到。张冲喝了一口水后说:“这不是江水,他请公社社长去取江水。我要看着他取水。黄医生说:“这江水不能喝,会拉肚子的。今天他太高兴了,还是喝了几口江水。


社长把老水手请到张冲跟前,并相互介绍。张冲说:“今天我们带来六个大车内胎及麻索组成渡江工具,你看是否能渡到对面?老水手回答:现在枯水急流,暗礁多,对面无靠岸地方,不敢渡。接着又聊了金沙江虎跳峡的一些事后,当时就没有渡成。


接着所有人员都被召集到大岩洞里,由张冲向大家讲了此行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了解、收集可靠的技术资料,又讲了丽江开发水电站的远景。一旦大电站建成功,丽江将会有很大的发展,人民生活将得到成倍提高。交通运输方面,汽车满足不了设备的运输,就要修火车路到这里。我们现在所在这个岩洞就变成水晶宫等。那天在江边停留了三个小时多,我们就原路返回大具公社。    


本次任务圆满完成,张冲他们还要等有关专家亲临现场考察,让我们在大具周边游览两天。我们无事可做就要求回城,同意后派马帮驮行李送到三大弯,第二天我们乘运粮车回到城里。


这次我有幸跟张冲副省长半月时间,感受很深。晚上,我们围坐在他周围听他讲述,他是看到红旗杂志十二期发表了“丽江金沙江虎跳峡有利自然条件,可建大型电站”的文章。这次亲临实地考察,是为取得详细的技术资料。他说,已经到快退休年纪了,要抓紧时间去做些有益于国家的事业。“今后我死了,能得到一句‘张冲是一个党的好儿子’,我就满足了”。他还跟我们讲到滇军抗日打台儿庄战役、解放战争起义跟着共产党,解放全中国。也讲了丽江木土司的故事。


通过相处,张冲确实是一位可亲可敬没有官架子的慈祥老人。1974年我牵着小儿子去散步,看见张冲与张元瑞两位坐在古城大石桥边,我一眼认出扶着拐杖的他,我说:领导好!张冲笑着用手指向我说:你是?一时想不起来。我说:去大具虎跳峡的。“啊想起来了”,他指着我的儿子问:“这是你娃娃?有几个?”我回答:“两个儿子。”他说要好好培养,我说谢谢,并祝两位领导身体健康。


如今他离世已有四十多年了,我一旦回忆金沙江虎跳峡时,总是想到张冲副省长的平日艰苦朴素、兢兢业业的处事原则。他的一生都献给建设祖国的伟大事业,确实是一位党的好儿子。


最后,我借用毛主席《纪念白求恩大夫》的一段话来纪念他: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作者/ 和建景

责编/王君霞

二审/李琳瑛

终审/杨国钧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出品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扫码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