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丽江】追忆外婆和耀淑

2025-01-06 09:09:54 阅读量17499 字数2600


追忆外婆和耀淑

杨世荣(古城区)文/图


2022年1月3日9时20分,我的外婆和耀淑与世长辞,为饱经沧桑而又充满活力的92载人生画上了永远的句号。从外婆病重开始,我们一直寸步不离地守在她身边,目睹了外婆离世前的全过程:首先是四肢无力,只有左手颤巍巍地举起、放下,放下、举起;接着是呼吸逐渐虚弱,喂下去的水无法下咽;最后是瞳孔放大、嘴唇缩短、慢慢没了气息。

这真是一个残忍的过程,亲人们近在咫尺,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她与大家永别。即便如此,外婆却始终保持着宁静、祥和,与平时一样豁达、大度,没有显露出对死亡的惧怕,也没有表现出对尘世的留恋,仿佛生老病死在外婆看来就像一曲信手拈来的“谷气”“喂默达”,自然、寻常、水到渠成。

她走了,就这样静悄悄地走了。

母亲哭倒在地,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悲怆。用纳西族传统的“哭腔”哀号,字字句句都哭诉着对外婆一生的追忆。令母亲心痛的是:外婆年轻时,因外公长期在外,独自拉扯3个孩子长大;外婆中年时痛失二姨妈,饱尝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伤痛;晚年的外婆备受生活的艰辛与磨难。我不禁潸然泪下,却找不到合适的言语劝慰母亲。

外婆和耀淑。


谈及外婆,我的心情很复杂。在我年幼时,逢年过节去远方的外婆家是一份期待、一种荣耀、一种幸福。童年的小伙伴常在我面前夸口:一见面,他们那慈祥的外婆总会把可口的糖果悄悄地塞进手里,给他们做各种各样可口的饭菜,还有汽水喝。到了晚上,他们的外婆会把他们抱在怀里讲各种各样的奇闻趣事,直到入睡。对这一切,我都充满羡慕,但我的外婆家就在本村,几分钟就走到了,我并没有那么多的期待。而且,哪怕经常去,阿婆总是沉迷于年幼时我听不懂的纳西族民歌“谷气”“喂默达”。见了我们也不会显示出特别喜爱,甚至还会说我是“乌骨鸡”(嘲笑我皮肤黑)。见我被气哭了,她便高兴地说:“纳西族的孩子,皮肤越黑福气越好,我家孙女以后一定福气满满。”然后,给我几块冰糖、一杯蜂蜜水,这才让我忘记了刚才的不愉快……从小到上初中,这样的场景经常出现。

初中毕业后,姐姐和我住校上高中、大学,姐姐还考上了研究生。因为离家太远,我们极少有时间与外婆相聚,待我学成归来已是2007年。彼时的外婆已经77岁,但依然精神矍铄,自己洗衣、做饭、扫地,还带着表妹到处溜达。外婆依然唱纳西族民歌,依然积极投身于纳西族民间文化传承的事业中,发挥自己的每一分余热。空闲时,外婆到我家来,母亲、姐姐、我与外婆围坐在一起讲逸闻轶事。无论谈什么,外婆从未提及自己的坎坷经历,总是笑眯眯地讲述与外公喜结连理的幸福、感念新中国的婚姻自由政策,回忆二姨妈带给她的欢乐、感恩她最漂亮的孩子曾经陪她走过美妙的一程。她还特别感谢中国共产党的恩情,作为党员,她再不必遵守“三从四德”,而是拥有了新中国女性的自由,能够自立自强。她时常庆幸自己从幼年起就可以唱自己热爱的纳西族民歌。 

 我的姐姐在2008年9月28日结婚,当日,时年78岁的外婆端坐在院子中央,高歌倾诉相思之情的纳西族民歌《蜂花相会》,引来满座宾朋的掌声雷动。我在2014年1月24日结婚,84岁高龄的阿婆虽然拄着拐杖,却依然精神抖擞地为我们夫妇唱了一首“谷气”,得到亲朋好友的高度赞许。开心的阿婆索性将拐杖扔到一边,愉快地跟年轻人跳起“哒啦丽”。次年,我的大儿子出世,外婆甚是欢喜,兴冲冲地跑到我家,把平时亲朋好友赠送她的营养品、糖果等一并送给我。她满目慈爱地抱着婴儿,不断说:“皓皓福多安康、长命百岁。”孩子满月当天,阿婆也唱了一曲内容吉利、祥瑞的“谷气”。我并不清楚歌词的具体内容,但村里的老人都说简直是民间绝技,字里行间都是对子孙后代的祝福与祈愿。果然,孩子一路茁壮成长,从出生到上幼儿园几乎没有生过病。

外婆、外公、舅舅合影。


等到我的小儿子出生,外婆已经87岁,走路离不开拐杖,只能在家来来回回地缓缓挪动脚步,像是在用脚步丈量生命的故事。但她还能吟唱她钟爱一生的纳西族民歌,还能兴高采烈地讨论陈年旧事。我们夫妻时常带两个孩子去看望她,她总是费力地抱着小重孙、慈爱地抚摸大重孙,说:“这辈子我满足啦。你们要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学习,将来一定走正道,为社会作贡献。”虽然她总是把孩子的名字喊错,但眼里仍然放着幸福的光芒。

在我的记忆里,外婆从未谈过任何负面的话题。即便她的晚年生活算得上艰难,但是,只要有时间,外婆与舅舅总是在鸟语花香的小院里相视而笑、促膝长谈,讨论纳西族民歌、东巴文化、纳西族民俗……


日子悄然无声地逝去。自从大儿子上幼儿园以来,我们一家都忙碌不堪:父亲奔走在接送大孙子上学、放学的路上;母亲的背上是小孙子、手中是家务,心中虽牵念着年迈的外婆但心有余而力不足;我与先生忙于工作,工作之余又忙于陪伴儿子,只能在周末或逢年过节时买几件衣服、一些牛奶或糕点去探望外婆。

外婆已经站不起来、认不清人,也不再说话,只能坐在轮椅上晒着太阳睡觉。舅舅把外婆照顾得很好,外婆的全身上下干干净净、清清爽爽。外婆看见我们依然面带微笑,我们喂她吃什么她就吃什么,胃口一点儿也不差。我们握她的手,她就一直紧紧抓着不放……我曾不切实际地想,外婆还会这样坐在轮椅上慈祥地看着我们,少则5年,多则10年。在这期间,我的母亲还有妈妈,我们还有外婆,我的孩子也还有曾祖。

外婆的“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直到有一天母亲说外婆很少吃饭了、精神也不太好,于是,我赶着去探望她。外婆虚弱地坐在轮椅上,身体吃力地偏靠在椅背上。我猛然发现外婆已经瘦得只剩皮包骨头,面容憔悴,岁月已在她的脸上镌刻了沧桑巨变、饱经风霜的年轮。外婆已经到了只剩一口气的地步,但依然一丝不苟地吃着姨妈喂的鸡蛋、喝着我的母亲喂的水。外婆一生乐观开朗、豁达大度、不愿麻烦别人,哪怕是自己的子女、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她依然保持着自己的本色。

2022年1月3日早晨,金色的朝霞映照着村子,92岁高龄的外婆悄然驾鹤西去,走得豁达、大度、宁静、祥和。我并没有失声痛哭,因为这无法表达我的悲痛欲绝。我的眼泪止不住地涌出来,对外婆无边无际的思念和外婆面对世事无畏无惧的品格也涌上心头。如果外婆还能对我说话,她一定会微笑着说:“孙女,别悲伤,别流泪,我就要去和你的外公团聚、去和我的奶奶唱‘谷气’‘喂默达’了。”




编辑:白   浩

校对:钱   磊

二审:和继贤

终审:郭俊燕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出品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扫码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