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关于2025年重大课题研究征集公告
为切实提高政府发展研究工作成效,充分发挥课题研究成果服务丽江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重要作用,丽江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现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2025年重大课题研究实施单位,具体事项公告如下。
一、委托研究课题项目
(一)关于在消费降级背景下,着力推动丽江市第三产业持续稳健新发展的专题研究(课题研究经费贰万元)
1.研究要点:调研近5年丽江文旅、餐饮、住宿等服务业的消费数据(客单价、游客停留时长、消费频次等),分客群(散客、团队游客、本地居民)分季度分析消费降级趋势;通过问卷调查和OTA大数据挖掘消费者消费行为特征,量化“刚需型”消费与“体验型”消费供需变化;通过供需错配矛盾分析,提出增强产业韧性的综合性政策建议。
2.成果形式:关于在消费降级背景下,着力推动丽江市第三产业持续稳健新发展的专题研究报告。
(二)关于用足用活政策,深挖细掘潜力,推动丽江市农村消费市场新发展的专题研究(课题研究经费贰万元)
1.研究要点:调研四县一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消费结构升级趋势、下沉市场新业态渗透率,运用回归模型量化政策工具(如消费券、以旧换新)对消费拉动的边际效应,识别潜力增长点;参考浙江“千万工程”乡村市集经验,设计“三级梯度激活策略”:基础型(家电下乡)、升级型(新能源车补贴)、体验型(农文旅融合消费),配套物流“毛细血管”网络优化,激活农村消费内生动力,推动丽江市农村消费市场新发展。
2.成果形式:提交关于用足用活政策,深挖细掘潜力,推动丽江市农村消费市场新发展的专题研究报告。
(三)关于强化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推动丽江市联农带农产业优质高效新发展的专题研究(课题研究经费叁万元)
1.研究要点:立足县域经济发展,坚持守正创新,打破固有低效发展模式,聚焦丽江市“县城枢纽——乡镇纽带——农户单元”三级联农带农机制,通过实地调研县域企业订单时序、乡镇生产周期、农户技能分布及物流成本数据,构建“产业协同—要素活化—技能适配-价值增值”四维分析模型,系统诊断土地碎片化、品牌溢价不足等协同瓶颈。重点围绕集体土地经营权作价入股、农业设施产权改革等创新实践,量化评估资源入股对经营性收入、劳务收入与资产性收益的结构性影响,同步结合丽江高原特色农产品的比较优势,提出“县域分布式生产网络+动态产权评估体系+矩阵式品牌矩阵”的生态化发展框架,形成“土地作价入股激活要素—标准化生产提质增效—区域品牌增值反哺农户”的闭环机制,为重构县域产业生态圈提供可操作的制度设计与实施路径。
2.成果形式:提交关于强化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推动丽江市联农带农产业优质高效新发展的专题研究报告。
(四)关于依法行政,科学布局,规范管理,推动新兴旅游乡镇高质量发展——“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引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专题研究(课题研究经费叁万元)
1.研究要点:调研丽江市四县一区新兴旅游乡镇“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覆盖率、规划约束性指标执行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项目用地合规性;运用GIS空间分析识别开发冲突区域,构建“三生空间”(生产、生活、生态)适配度评价模型,分析“多规合一”规划与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协同短板,参考莫干山“逆城市化”规划经验、浙江“余村经验”,设计“分级管控+业态适配”工具箱:核心区、缓冲区、拓展区,提出平衡开发与保护的治理机制优化路径,推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从“野蛮生长”向“高质量融合”转型。
2.成果形式:提交关于依法行政,科学布局,规范管理,推动新兴旅游乡镇高质量发展专题研究报告。
(五)关于发挥丽江比较优势,积极探索东中西部利益共享机制,有序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的专题研究(课题研究经费贰万元)
1.研究要点:调研丽江市资源禀赋、区域产业合作现状、中西部要素流动数据,分析丽江承接产业转移的适配领域(如绿色数据中心、生物医药冷链加工等),识别利益共享障碍,构建“东中西产业协作度指数”(含资源互补性、政策协同性、价值链匹配度),参考成渝双城经济圈“飞地园区”模式,提出“资源——技术——市场”三要素共享机制框架,明确产业承接负面清单,设计跨区域利益分配模型。
2.成果形式:提交关于发挥丽江比较优势,积极探索东中西部利益共享机制,有序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的专题研究报告。
(六)关于丽江市涉旅行业税收征管及地方税收增长的专题研究——以住宿、旅行社、旅拍、演艺业等行业为例(课题研究经费贰万元)
1.研究要点:调研四大涉旅行业(住宿、旅行社、旅拍、演艺)税收征管现状、行业营收与税收贡献匹配度,分析征管难点基于企业财务报表与申报数据差异,量化涉旅行业税收流失规模,对标三亚、桂林等旅游城市征管经验,提出“涉旅税收综合治理方案”。
2.成果形式:提交关于丽江市涉旅行业税收征管及地方税收增长的专题研究报告。
(七)关于把握历史机遇,以智慧海关建设为抓手,推动丽江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专题研究(课题研究经费贰万元)
1.研究要点:调研丽江口岸通关时效、智慧化设施覆盖率、跨境贸易数据,分析智慧海关建设现状和痛点,运用“口岸经济贡献度模型”,参考霍尔果斯“数字边境”经验,提出设施升级、业态创新、区域协同的“智慧海关3.0”实施路径。
2.成果形式:提交关于把握历史机遇,以智慧海关建设为抓手,推动丽江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专题研究报告。
(八)关于丽江市发挥绿电优势招商引资,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研究(课题研究经费贰万元)
1.研究要点:调研丽江绿电资源、工业用电成本、高载能企业落地意愿,分析绿电优势与产业匹配度(如单晶硅、氢能制备、绿色算力等低碳工业的度电产值弹性),对标四川甘孜“水电消纳示范区”经验,提出“绿电+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2.成果形式:提交关于丽江市发挥绿电优势招商引资,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研究报告。
(九)关于加强丽江市重要文化地标性建筑保护和利用的专题研究(课题研究经费贰万元)
1.研究要点:调研丽江市重要文化地标性建筑的保护现状、活化利用模式,分析保护与开发矛盾,借鉴苏州园林“数字孪生+限流预约”经验,提出核心保护区、活化利用区、缓冲区三级保护策略。
2.成果形式:提交关于加强丽江市重要文化地标性建筑保护和利用的专题研究报告。
二、研究总体要求
(一)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持改革思维和创新思路,坚持目标引领,突出问题导向,深入实地调研,研究提出有深度有质量的课题研究报告。
(二)全面聚焦丽江市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重要工作,开展高质量专题研究工作。形成的研究成果要有前瞻性、预判性,符合客观实际,具有针对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最终研究成果的知识产权归丽江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所有。
三、研究申报程序
(一)申报单位或个人应当根据自身研究优势,精心组建由相关领域具有丰富工作经验和能力研究人员组成的课题组。课题组成员要具有较高的政治修养和理论水平,以及较好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课题组负责人须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且具备全过程承担实质性研究工作的条件。
(二)申报材料要如实填写《丽江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申报书》。申报书电子版请发邮箱;纸质版需由牵头申报人所在单位盖章确认,一式3份寄至丽江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详细地址:丽江市古城区玉雪大道 262 号,邮政编码:674199),联系人:木琪君,联系电话及传真:13108888816,0888—3990416;电子信箱:ljsfzyjzx@163.com。
(三)申报截止时间2025年5月9日(以邮戳日期为准)。
(四)征集结束后,丽江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将组织力量对课题研究项目申报书进行评审,择优遴选确定承研单位。最终结果将在丽江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公布。
四、研究执行时间
课题执行时间由签订任务书之日起至2025年9月20日,在2025年9月20日前提交最终研究成果。
附件
1.丽江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2025年课题研究项目表
2.丽江市政府口市级部门决策咨询研究课题申报书
3.丽江市政府口市级部门决策咨询研究课题管理规定
4.丽江市市级部门课题经费管理办法

扫码查看下载附件
丽江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2025年4月28日
责编/王君霞
二审/钱 磊
终审/和丽星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