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玫瑰|“怕刺少年”到“玫瑰指挥官”的蜕变

2025-05-06 11:06:45 阅读量1504 字数1195

暖阳为八街街道相连村镀上一层柔光,1400亩玫瑰花田如同打翻的胭脂盒,粉色的花朵在春风中层层翻涌,馥郁芬芳漫过青瓦白墙,连掠过花田的风都裹挟着浪漫气息。在这片绚烂花海中,相连村村民李强背着背篓穿梭其间,迷彩色工作服沾满细碎花瓣,动作娴熟地摘下绽放的玫瑰花,开启了他与玫瑰相伴的第十三个年头。

年幼的李强对玫瑰花田的记忆是作业本旁的泥土地。每当夕阳将天边染成橘红色,他总要帮父亲采摘玫瑰花。尖锐的花刺常刺破他稚嫩的手掌,“玫瑰花刺戳手,疼!” 回忆起这段时光,李强眼角笑出皱纹,那时,他家的玫瑰田不过1.3亩,像块小巧的花毯铺在村庄的田野上。

2013年的春天,18岁出头的李强从父亲布满老茧的手中接过锈迹斑斑的锄头,正式成为花田的“接班人”。面对修剪、打药、灌溉等繁杂事务,这个毛头小子常常手忙脚乱。“刚开始连哪种肥料对应哪个生长阶段都分不清。” 他笑着摇头,“经营管理、技术方面的压力还挺大的。”但不服输的他,白天跟着父亲在花田里摸爬滚打,有时间就向村里种植玫瑰的经验老人或请来的种植专家讨教。玫瑰花的施肥配比、病虫害防治的要点填满了李强的青春,也让他渐渐摸清了种植玫瑰的“门道”。

看着村里许多村民外出打工,大片田地荒芜,李强心里满是惋惜。“这些土地空着太可惜了!” 他挨家挨户拜访,与村民们协商土地代管。经过数月奔波,他家的玫瑰田从13亩扩展到30亩,宛如一条粉色绸带蜿蜒在山坡间。然而,规模扩大带来的挑战接踵而至,施肥、灌溉、采摘、销售,每一个环节都容不得半点马虎。

在技术专家的指导下,李强带头改良了玫瑰花的种植技术。曾经一年只能采摘两季的玫瑰,如今四季花开不断;亩产也从500公斤跃升至800公斤。但产量提升也带来新难题——采摘人力不足。前段时间,原定的摘花工人未能全部到岗,望着即将过季的花朵,李强急得挠头:“这些都是心血啊!” 夜幕降临,头灯的光晕在花田中晃动,他和家人背着背篓穿梭其间,手被玫瑰花扎破了也浑然不觉,这样的“抢收”场景在花田并不鲜见。

“费心费力养出来,最怕的还是没有销路。” 说起2018年的玫瑰滞销,李强至今心有余悸。那年市场行情骤变,玫瑰花价格暴跌,采摘好的玫瑰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烂了,然后倒掉。

转机出现在乡村振兴政策落地后。村里成立了合作社,统一收购、销售玫瑰花,价格稳定了,销路也不愁了。“去年我家30亩玫瑰花卖了40万左右!” 李强脸带笑意地说。他家还在村口摆起了小摊,自制的玫瑰花糖和鲜花饼香气四溢,吸引了不少游客。“现在不仅卖花,还卖风景和体验,游客可以自己去玫瑰花田里采花来自制玫瑰花糖。” 他指着远处拍照和采摘玫瑰花的游客,眼中满是欣喜。

十三年光阴流转,曾经被花刺扎得直哭的少年,如今已能精准判断玫瑰的最佳采摘期,管理起30亩花田游刃有余。他的故事,如同玫瑰花瓣般,悄然绽放在相连村的土地上,为这片玫瑰谷增添了别样的浪漫与坚韧。


来源:安宁市融媒体中心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扫码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