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筑梦征程 劳动礼赞未来】之三:太平镇二溪村村民董万兵的“致富经”

2025-05-06 14:53:46 阅读量1269 字数1553

在水富市太平镇二溪村,提起董万兵的名字,村民们无不竖起大拇指。这位43岁的农民,凭借其灵活的头脑、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一颗赤诚的共富之心,从一名家境贫寒的农家子弟成长为带动全村增收的致富带头人。他的故事,是新时代农民以匠心筑梦、以劳动创造未来的生动缩影。 

 穷则思变:从“谋生计”到“闯出路”

董万兵出生在一个5口之家的贫困家庭,兄弟姐妹多,生计艰难。作为家里的长子,生活的重担并未压垮他,反而激发了他的闯劲。“从小就想着有什么办法能够赚钱养家。”他回忆道。早年间,每逢赶集日,他就去集镇上转悠,买些竹笋、魔芋、板栗、核桃等山货,拿到四川宜宾去卖,低买高卖赚点差价。他还曾远赴浙江、昆明等地务工。2006年,董万兵到曲靖市富源县考察魔芋种植产业,在农业专家指导下,他采购魔芋种子试种35亩,通过精心管护,次年销售30余吨,收入5万多元,攒下了人生第一桶金。然而,2013年魔芋市场低迷,他果断转型,寻找新产业。  

2014年,董万兵敏锐地发现了黄柏中药材的市场潜力。“二溪村森林覆盖率高,海拔、光照、气温、湿度、土壤适宜,自古以来就有野生黄柏生长,黄柏药用价值高、市场需求稳定,适合山区种植。”董万兵介绍。说干就干,他流转了100余亩荒地,全身心投入黄柏种植。十年间,他不断扩种规模,如今黄柏林已达400亩,种植黄柏3万余株。2020年,董万兵了解到厚皮黄柏药用成分含量高,生长周期短(8年可采收)、树皮产量高且市场行情好,便大胆尝试育苗技术。经过多年发展,他目前已建成25亩育苗基地,培育优质苗木50万株,不仅满足自身种植需求,还远销全国各地。2024年,他的精品黄柏销售达20余吨,销售额突破200万元,成为当地中药材产业的标杆。  

共富初心:合作社里“抱团”发展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富。”2020年,董万兵牵头成立水富百川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向二溪村7组、8组村民免费提供厚皮黄柏种苗,从选苗、管护到采收,手把手教村民技术要点。在董万兵的示范带动下,二溪村200余户村民种植黄柏8000余亩,形成了“育苗—种植—销售”完整产业链。此外,他还为当地村民提供黄柏、筇竹、方竹、苦丁茶的育苗、管护、采收、加工等各生产环节的就业岗位,年劳务支出30至40万元。村民既能拿土地租金,又能赚工资,还能学技术。“以前种玉米一年挣不了几千块,现在跟着他干,年收入翻了好几倍!”二溪村民董成先感慨道。  

多元开拓:生态链上开网店

董万兵的“致富版图”不止于黄柏。他还流转土地种植苦丁茶70余亩,进行苦丁茶育苗80万株,并负责二溪自然村的苦丁茶叶收购。2022年,他承包了国有筇竹林进行科学管护,每年销售竹笋20余吨,产值50万元。他还担任二溪村电商服务站站长,打造“农人云清水笋”品牌,通过直播带货、电商平台推广方竹笋,让深山里的优质农产品走出大山。  

为了提升电商运营能力,他多次参加政府组织的培训,学习短视频营销、品牌包装等新技能。“以前卖货靠商贩压价,现在直接对接消费者,利润更可观,还能打响二溪村品牌!”董万兵说。在他的努力下,2024年电商服务站帮助村民销售农产品超60万元,真正实现了“小农户对接大市场”。  

情系乡土:灾难面前显担当

致富不忘桑梓情。自然灾害时,董万兵捐赠700斤大米解村民燃眉之急。平日谁家遇到困难,他也总是率先相助。“董万兵是我们村的‘大红人’,有本事,更有良心!”村民们的评价道出了对他的信赖与认可。  

从贫困农民到产业带头人,董万兵用十年坚持将荒山变成“绿色银行”,以创新思维打通传统农业与现代市场的桥梁,更以共富之心带领乡亲们蹚出乡村振兴路。他的奋斗印证了“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朴素真理。、

来源:微水富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扫码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