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宣威市文兴乡着期村的蓝莓迎来丰收,一颗颗饱满圆润的蓝莓挂满枝头,吸引众多游客前来体验采摘乐趣。今年是文兴乡种植蓝莓的第12个年头,如今蓝莓已成为当地的特色农业产业名片。
夏日的文兴乡着期村蓝莓基地里,成熟的蓝莓宛如一颗颗深紫色的宝石,密密匝匝地缀满枝头。基地内一片热闹景象,工人们熟练地将果实摘下放入果篮,游客们手持果篮穿梭林间体验采摘乐趣。
据基地负责人介绍,到文兴乡种植蓝莓前,他经过多方考察,认定当地的自然条件适合种植蓝莓,于是引进了国外一些优良品种,其中以奥尼尔和南高丛为主。
宣威市兴之蓝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朱勋波:我选择的品种是比较适合我们地方种植的,特别是在我们云南不容易种植的“奥尼尔”,但是我已经种植成功,口感特别好。第一个是纯天然,因为它光照比较好;另外一个这里面是原生态种植,吃着更放心、更安心。口感特别的清香,可食度能达到100%,没有籽。
目前,蓝莓基地规模达120多亩,每棵果树产量可观,最高可达五公斤。每年5月中旬蓝莓陆续成熟,基地种植了早、中、晚熟不同品种的蓝莓,有效延长了采摘期。在销售模式上,基地主要采取入园采摘的方式,让游客感受采摘乐趣;同时,也会向昆明、贵州等地供货,满足外地市场需求。此外,对于部分适合加工的品种,基地正在研发蓝莓醋和蓝莓酒,延伸产业链。
宣威市兴之蓝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朱勋波:年产值可以达到100万到150万元,目前来说也算是比较理想的。
游客朱选芬:我们每年都很喜欢来采,因为它是原生态种植的,对我们的身体是相当有好处的,所以一到节假日我们都会约着朋友,带着娃娃一起来采,吃起来香甜、可口。
从土地翻耕、蓝莓苗移栽,到疏花疏果、病虫害防治,再到成熟季节的采摘、分拣、包装,每个环节都需要大量人力。基地优先吸纳周边村民务工,人均月增收3000元左右。
宣威市兴之蓝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朱勋波:目前长期在我们基地务工的有四个人,都是负责管理、除草、栽培、种植等,平均一个月用工100个左右,每年用工成本在10到20万元之间。
如今,着期村蓝莓不仅是当地的特色农产品,更成为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随着蓝莓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未来有望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为文兴乡的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来源:宣威市融媒体中心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