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的充沛雨水,不仅滋润了丽江的青山绿水,也唤醒了深藏山林的美味——一年一度的野生菌季已然拉开帷幕!
市场内,新鲜上市的野生菌。(丽江融媒记者 木红豆 摄)
记者在丽江城区的金甲市场、忠义市场发现,市场内不少摊位上,沾着湿润泥土和松针的野生菌堆积如山,散发出特有的清香。松茸、鸡枞、牛肝菌(黄癞头、黑牛肝、见手青)、青头菌、铜绿菌……琳琅满目的“山珍”让人目不暇接。这些野生菌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市民们闻“鲜”而动,在摊位前挑选着心仪的菌子,只为第一时间尝到那口极致的“山野鲜”。
市民正在摊位前购买野生菌。(丽江融媒记者 木红豆 摄)
市民李阿姨挎着菜篮,熟练地在摊位间穿梭挑选,“家里人都馋这一口,买点牛肝菌回去炒腊肉,鸡枞炖汤,那鲜味一年就盼这一季!”
李阿姨购买的鸡枞菌。(丽江融媒记者 木红豆 摄)
作为“菌中之王”,松茸价格依然领跑,根据品相不同,每市斤价格从数十元到数百元不等,是不少人尝鲜和馈赠的首选。而鸡枞菌以其无可替代的鲜甜、牛肝菌以其厚实如肉的口感、铜绿菌以其稳定的安全性,成为市民餐桌上的“主力军”,价格相对亲民,吸引了大批市民购买。见手青因其独特的变色特性和脆嫩口感,也吸引了不少“懂行”的食客,但其烹饪要求极高,购买者多表示“只认准熟悉的摊位”或“带回家请老人做”。
市场内售卖的松茸。(丽江融媒记者 木红豆 摄)
“丽江本地的野生菌上市才三四天,品种还比较少,所以价格比较高。每天都有不少市民游客会来购买,我这里最受欢迎的就是20元/市斤的铜绿菌。”在金甲市场售卖野生菌的和女士介绍,她售卖的野生菌是从当地采菌者手中收购而来。“我收购的都是自己认识的菌子,也算是对消费者的食用安全负责。”
价格适中的铜绿菌较受市场欢迎。(丽江融媒记者 木红豆 摄)
“虽然价格比普通蔬菜贵不少,但一年就吃这一两个月,贵点也值得!”刚买了一大袋牛肝菌的市民王先生笑着说,“今晚就安排上,这是丽江雨季最不能错过的味道。”
在丽江古城经营客栈的王明生正在忠义市场内的野生菌摊位前挑选着心仪的菌子,他告诉记者,每年丽江野生菌上市的时候,他都会选择购买,这似乎已经成了他在丽江过雨季时的一种“仪式”。“这个味道只要尝过肯定会念念不忘,每年不吃上几顿总觉得少了些什么。今天就是打算挑选一些,自己尝鲜,也寄给老家的朋友尝尝。”
野生菌摊位前,不少市民游客正在咨询购买。(丽江融媒记者 木红豆 摄)
市场的火热也迅速传导到了餐饮端。丽江古城及新城的大小餐馆纷纷挂出“鲜菌上市”“野生菌火锅”的招牌。从接地气的农家小炒到精致的菌子宴,野生菌荣膺当之无愧的菜单“C位”。据悉,以野生菌搭配本地土鸡熬制的火锅汤底金黄浓郁,鲜香四溢,成为家庭聚餐和游客尝鲜的热门选择。一些老字号餐馆的菌子宴包间更是需要提前数日预订。
野生菌的鲜美,是丽江雨季最动人的风景线之一。市民们抢“鲜”尝新的热情,正是对这自然馈赠最直接的赞美。然而,在享受这份舌尖上的狂欢时,务必把安全放在首位! 牢记“不采不买不识菌”“只吃认识的!只吃熟透的!”,让美味与安全同行,才能真正不负这短暂而珍贵的山珍季。
野生菌宣传海报。(供图)
市政府食安办呼吁广大市民和游客:不盲目自信自身经验或民间流传的野生菌辨识方法和加工方法,不购买自己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菌;在加工烹调野生菌时采用的方法要得当;食用野生菌不要多种混杂同食;烹制野生菌要炒熟煮透,吃菌时不要喝酒;食用野生菌后如出现恶心、头晕、呕吐、看东西不明或幻视、幻听等症状,应立即到医院进行就诊,避免耽误最佳治疗时间。
记者/木红豆
责编/王君霞
二审/李 桥
终审/杨国钧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出品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