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故事·非遗新声】针线里的光阴:一位纳西裁缝的57年文化守望

2025-07-11 17:58:58 阅读量5390 字数1893



点击收听节目↓



本节目由

丽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联合播出

玉龙锁脉寺的清晨,总带着些清冽的水汽。在锁脉桥旁的一座民宅里,73岁的和瑞桐已经坐在缝纫机前,阳光透过木窗棂落在他花白的头发上,银针在布面上穿梭,发出细微的“嗒嗒”声。


和瑞桐正在缝制纳西族传统服饰。(丽江融媒记者 和琼 摄)


1952年出生的和瑞桐,3岁时因罹患小儿麻痹症无法站立行走。可身体的不便没有困住他的心灵和双手。12岁开始学艺,16岁正式支起裁缝摊,少年从青丝到华发,近60年的岁月,这方小小的缝纫天地,成了和瑞桐的舞台,也成了纳西传统服饰的一方坚实堡垒。 


和瑞桐妻子展示和瑞桐制作的纳西族传统服饰。(丽江融媒记者 和琼 摄)


“一开始只是做些缝缝补补的小活,也做过西装之类,做了10来年。七几年时,同我一起的还有两三个师傅,后来他们不在了,就自己一个人做,慢慢摸索着做起来。”


和瑞桐妻子展示和瑞桐制作的纳西族传统服饰。(丽江融媒记者 和琼 摄)


命运的转折在1985年左右悄然降临。凭借之前积累的扎实缝纫技术,他敏锐地捕捉到乡亲们对民族服饰的需求,开始将重心转向纳西族女装的制作,正式踏上了守护民族服饰文化的道路。从早期在路边开铺子,后来辗转多处经营,再到改革开放后把店铺搬到家里,和瑞桐一直坚守在民族服饰的制作领域。虽然工作场所几经变迁,但不变的是和瑞桐对技艺传承的执着追求。


和瑞桐手工缝制三层的纳西氆氇礼褂花边。(丽江融媒记者 和琼 摄)


手工制作的纽条。(丽江融媒记者 和琼 摄)


57年后的今天,走进玉龙锁脉寺旁的和瑞桐家中,空气中弥漫着棉线布匹特有的气息。他制作的纳西族服饰种类丰富,尤其精于传统款式,如长衫、纳西氆氇礼褂……男士的传统穿着很有讲究,和瑞桐介绍道:“要穿两件,一件长衫要夹棉,有的款式有袖子,但现在也有些款式没袖子,像马甲一样。”虽然也曾尝试做过一些改良,但因为大家对传统款式的喜爱,和瑞桐也坚持把传统款式做优做精,这份对传统的坚持,体现在每一处细节上:那些让纳西长衫、氆氇礼褂熠熠生辉的灵魂所在——盘扣、纽条、花边,没有一样是现成的,都需要精心手工制作。“纽条也是手工制作,很费心力,好在妻子也会来帮我。”他平静地说,“做一件褂子不容易,全都是手工细活,我做的礼褂花边是手工缝的,缝了三层。”每一针、每一线、每一颗盘扣的捻制与定型,都凝结着手艺人漫长岁月沉淀下来的耐心与功力。


和瑞桐妻子展示和瑞桐制作的纳西族传统服饰。(丽江融媒记者 和琼 摄)


“不少人因为我的好口碑找上门来让我做衣服。”纳西族谚语说“骏马认铃铛,手艺见人心”,和瑞桐的手艺赢得了消费者深厚的信任。口碑传开,订单形式多样。一件传统服饰从量体到成衣,往往需要倾注数周心血。“做的人很多,工期要等几个月,但大家也都愿意等。”这份等待,是客户认可他的技艺最有力的凭证。


和瑞桐制作的纳西族传统服饰。(丽江融媒记者 和琼 摄)


令人动容的是,还有他缝进针脚里的情义。和瑞桐常怀感恩之心,数十年如一日,默默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回馈邻里。“是乡亲们帮衬我走到今天。”这份朴素的真情,化作了实在的行动:街坊日常缝补修改,他常是笑呵呵接下;为孤寡老人添置新衣或备办庄重的寿衣,他要么只象征性收点布料钱,要么干脆分文不取。这份温暖的心肠,与精湛的手艺一样,深深烙印在乡亲们心中。2009年,古城区祥和街道将“五好家庭”的荣誉授予这个温暖和睦的家庭;2015年,那份在平凡中坚守的善良与厚道,又为他赢得了古城区“古城好人”的称号。


和瑞桐的证书。(供图)


时光淬炼手艺,也赋予了这份坚守更深远的意义。和瑞桐积极宣传纳西服饰文化,心血之作大受青睐。多件凝聚着精湛技艺与纳西族独特美学的服饰作品,被郑重地收藏进云南民族博物馆的展柜,成为民族文化的实物见证,它们更随着文化交流的步伐,走向国内外更广阔的舞台,静静陈列,无声地向世界讲述着纳西族关于美的故事与智慧。


和瑞桐夫妻正在制作纳西族传统服饰。(丽江融媒记者 和琼 摄)


缝纫机的“哒哒”声,是和瑞桐生命中最执着的旋律。从青丝到白发,从蹒跚少年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纳西族服饰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五十七载光阴,他把自己“钉”在了缝纫的板凳上。没有宏大的宣言,只有日复一日地穿针引线。那些经纬交织的布帛上,沉淀着一个民族的记忆密码,也映照着一个手艺人的良心与温度。“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在时光的褶皱里,这位拄着拐杖的老人,用一针一线,织就了属于自己的辽阔人生,也守住了纳西族穿在身上的文化血脉。



编辑/和琼

责编/李婧

终审/杨国钧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出品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扫码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