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铁厂乡太和村委会机房村小组,提起69岁的“老胥”,村民们都会竖起大拇指。这位拥有40年党龄的老党员,2009年1月从马街乡党委退休后,便带着“离岗不离党”的热忱回到家乡担任村组长,以躬身力行的坚守诠释初心,在乡土间默默书写奉献篇章。
△胥仁富在修路。
回到家乡,那条泥泞狭窄的山路深深刺痛了胥仁富的心。它曾阻断村里年轻人的姻缘,被外人戏谑为“讨不到媳妇的村”;它更让外出游子望而却步,使村庄在无奈中渐渐老去。孩子们在泥水中艰难跋涉的身影,更坚定了他修路的决心:“当年我从这山路走出去,如今我要让乡亲们都能走得出,也愿意回得来。”他毅然将几乎全部退休金倾注于这条“兴村路”。从那时起,除了基本生活开销,他几乎把所有的退休金都投入到修建入村道路之中。可挡墙的修建、道路的日常养护、原材料的购买,桩桩件件都需要花钱,当退休金所剩无几,眼见最后的砂石料费用难以支付,老母亲默默拿出全部养老金:“你只管修路,妈帮你一点是一点!”在胥仁富的感召下,全村齐动手,背石、扩基、筑墙,硬生生将一人通行的泥径拓展成3.5米宽的砂石路。后经党委政府支持,砂石路终于硬化成水泥路。路修成后十五载寒暑,胥仁富的身影始终在路上,填补坑洼,精心守护这条凝聚心血的希望之途。
△胥仁富行走在修好的水泥路上。
“党员没有退休的日子。”当选村组干部后,胥仁富以此信念号召村民共谋发展。2017年,机房村建设活动室时,由于施工成本高昂、经费不足,项目难以推进,为了机房、邓家塘、上马槽几个村小组的村民们能拥有一个交流、学习、活动的阵地,胥仁富毫不犹豫捐资1万元帮助推进活动室建设。面对世代缺水的困局,胥仁富带领村民建设饮用水蓄水池,帮助每一家接通自来水管,一举解决用水难题。他还主动担起了蓄水池、水管等基础设施管理维护工作,只要村民家中供水设施出问题,他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维修,就这样年复一年,胥仁富的身影穿梭在村里每个角落。
△胥仁富调解村民山林纠纷。
村里的大小纷争,也离不开这位“和事佬”的身影。“当和事佬得有耐心,更得有公心”胥仁富常对年轻党员说。不论是因宅基地界争吵,或是家庭矛盾,胥仁富都会上门调解。他坚持在现场调解,既讲法规政策,又重人情事理,用老百姓都能听懂的话、打老百姓看得见的比喻,总能精准抓住矛盾症结。面对情绪激动的当事人,他耐心倾听、轻声安抚;遇到复杂纠纷,他多方走访调查,力求还原事实真相;遇到法律咨询,他全面了解纠纷由来,解释疑惑,防患于未然。胥仁富不断尝试各种调解方法,探索总结出“认真倾听、感同身受、法理并用、调防结合”的调解工作法,成功化解了复杂、疑难矛盾纠纷。一次村里两家因耕地界线冲突差点动手,老胥经过多方协商调解做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事情得到圆满解决,涉事各方都较为满意。太和村党委书记郑传荣深有感触:“在机房,仁富大哥处处以身作则,公平公正,在他的带动影响下,村民们邻里间互帮互助,关系越来越融洽,真正做到了发案少、秩序好,实现了矛盾纠纷零积压。”
△干净整洁的道路。
如今胥仁富虽已卸任村组长之职,但那盏“初心明灯”从未熄灭。一句朴素的“我只是做了一名党员应该做的而已”,重若千钧。他多年如一日的奉献精神与实干担当,已如种子般深植后辈心田,在乡村沃土中继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