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陇川县城子镇,一间由倒闭餐厅改造的工作室里,景颇族汉子雷奔正将破旧藤椅、废弃吸尘器和生锈铁盆组装成奇异的装置。谁能想到,这个与“废品”较劲的艺术家,四年前还深陷人生低谷——餐厅创业失败,漂泊异乡的疲惫与自我怀疑几乎将他压垮。
“一夜之间关掉餐厅,我才真正听见内心的声音。”雷奔回忆道。那场失败成了他人生的分水岭。自幼埋藏的艺术种子,终于在故乡的土地上破土而出。2022年,他清空餐厅的桌椅灶台,让这里重生成画板与工作台。
故乡的烟火气点燃了他的创作激情。《目瑙纵歌》系列成为他归乡后的首次爆发,瑙双领舞的庄严瞬间在抽象笔触中流淌出民族血脉的温度。随后诞生的《德宏记事》系列,更是将市井生活淬炼成艺术:抽水烟的悠闲大爹、泼水节的神话传说……“艺术原来真的长在生活里。”雷奔感慨道。
当工作室堆满旧物,他的创作再次转向。祖传二十年的老藤椅披上涂鸦新装,穿旧的牛仔裤化身张牙舞爪的怪兽,连废旧投影幕布都成了装置骨架。
这些“废品”在他的手中重获新生,也悄然叩开更广阔的天地——广西北海的海洋垃圾装置震撼市民,昆明五米高的环保花朵绽放街头。最令他动容的是,在傣乡泼水节上,他用回收材料铸造的巨型水枪下,孩子们兴奋尖叫,甚至就地开始环保创作。
他的艺术疆域持续扩展:与中国水利博物馆联袂创作《最水的一本书》,将五千年治水智慧绘成长卷;为儿童编织《小蚯蚓寻龙记》,在绘本里埋下环保的种子。工作室墙上,更多关于民族与乡土的创作正在生长。
“我想建个更大的艺术空间,让它们替陇川说话。”雷奔坐在他那老藤椅上望着窗外,眼神灼灼。
从餐厅废墟中拾起的
不仅是铁皮与画笔
更是一个艺术觉醒的景颇灵魂
当废弃的日常被重新赋魅
故乡的每一寸土地都成了他的精神原乡
相信他
一定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来源:陇川融媒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